針對媒體反映的家電下鄉補貼兌付不及時、假冒家電下鄉產品等問題,財政部、商務部等11部委近日聯合印發《家電下鄉操作細則》(下簡稱《細則》)。《細則》規定從5月1日開始將內蒙古等16省市補貼程序限制在7個工作日內,對不給農民開發票和抽取標示卡等行為將嚴懲。
補貼7個工作日內拿到
《細則》規定,2009年5月1日至2009年7月31日,內蒙古、遼寧、大連、黑龍江、安徽、山東、青島、河南、湖北、廣東、廣西、海南、重慶、四川、陜西、甘肅等1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率先進行家電下鄉補貼資金審核兌付改革試點,試點成功后全國推廣。
簡化后的補貼審核兌付程序取消了鄉鎮財政所審核、縣財政局兌付環節,改為銷售網點代審、鄉鎮財政所兌付。銷售網點必須在農民購買下鄉產品之日起3個工作日內,將資料提交指定的鄉鎮財政所辦理補貼兌付手續。鄉鎮財政所對銷售網點提交的相關材料,應當在7個工作日內確認完畢,并將補貼資金撥付到農民的儲蓄賬戶。
投標價要使銷售網點有賺頭
家電下鄉產品最高限價中,彩電最高限價一次性提高75%。提價前,包括《每日經濟新聞》在內的多家媒體曾報道鄉鎮銷售網點因限價太低不賺錢,采取擅自提高價格等手段謀利損害農民利益。
《細則》強調,企業的產品投標價格應當充分考慮生產、流通等各個環節的合理稅費和利潤,以利于調動銷售環節的積極性,并加強了中標銷售企業的責任,規定其對所屬各銷售網點銷售家電下鄉產品的行為承擔責任。
為防止家電下鄉中的地方保護主義,《細則》規定,各級商務主管部門要防止地方保護和市場壟斷。中標銷售企業不得限制或禁止其他中標家電下鄉產品進入本企業流通網絡。
新聞鏈接
上海家電下鄉正式啟動
記者昨天從上海市商務委員會獲悉,上海市家電下鄉日前正式啟動。在崇明、南匯、金山、奉賢、青浦等14個有農業戶口的區縣,共有370家商業網點經備案成為家電下鄉產品的第一批銷售網點。據了解,上海家電下鄉中標產品有彩電、冰箱(冷柜)、洗衣機、手機、電腦、空調等六大類,每類產品都有最高中標限價。但有業內人士認為,相關最高限價偏低不符合上海地區農村實際消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