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深圳業內人士“鏡子”發博劍指漲價者,并呼吁購房者抵御“漲價”。可見鏡子雖是地產界人士,其俠義不得不讓同為地產界的人士汗顏,敢于直言樓市的弊端,身為同行之人,足見其膽風非同小可。
對于樓市剛剛步入回暖初步階段,房企與小業主就立馬回調價格,這必然會遭到各界人士的指責,按理來說,漲跌均應由市場的供求來決定,可出現人為的造假,那就要受到狠批。就目前新房的存量房與二手房來分析,根本不存在供求失衡之說,只要供求平衡,房價就沒有資本達到漲價的要素。
據于這些,怪不得新房的成交量,其真實性受到部分人士的質疑,假按揭無風不起浪,房托處處留情,對于這些,只能依靠政府去監督,依靠銀行嚴查審貸購房者的資料,以最大的限度去減少隱患的風險。
市場上假按揭和房托們的橫行,必會給樓市帶來沉淀式的危害,在經濟尚未復蘇時,樓市出現漲價潮,漲得越快,其泡沫性就越大,誰成為最后的接捧者,必會帶來沉重性的打擊。
樓市在回暖初步階段,房企應放棄貪婪的嘴巴,清醒地認識到,目前中國經濟依然危機四伏,各行各業仍處在重整階段,房地產作為是大宗消費品,更應主動打開促銷之大門,極力地推介所有存量房,快速地消化存量房,使樓市能在最短的時間內,迅速地帶動區域經濟回暖。
如果買賣雙方總是出現對峙的局面,買方入場,賣方就提價;賣方促銷出貨,買方就觀望;如此對抗性的循環,樓市根本不可能進入到良性到健康的發展。
從四月份的成交量來觀察,房價漲了,可成交量馬上出現萎縮,這實是一場看不到的對抗賽。房企應看到這形勢的變化,房企若執意要繼續漲價,必會讓購房者再次陷入觀望,樓市回暖的進程必會再次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