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還鬧騰革命的年代,《白毛女》是人盡皆知的樣板戲,“雷鋒”則是如雷貫耳的樣板人物,他因為助人為樂的事跡而被稱為楷模。近幾年發動全國學習的樣板是“李素”,這位女士原是北京公交車的隨車服務員,由于表現認真,熱心助人,被稱譽為楷模。這正說明了中國已進入提倡服務意識的年代,做好服務工作不但能掙錢,還能受表揚,更有機會成為樣板。
不過那一年還發生了一件事。著名的搖滾歌手何勇首次踏上了首都體育場演出,這對當年政府尚未開放搖滾樂的封閉情勢來說,真是件大事。表現激動的何勇,在臺上大唱成名曲《姑娘漂亮》,間奏時這位仁兄問臺下觀眾:“李素漂亮嗎?”并大聲說:“我愛李素。”接著把吉他給砸了。從此何勇就被封殺了,他的表現被認為是對樣板不敬,邀請他上臺的領導寫了檢查,他自己則成了倒大霉的樣板。
中國人對樣板,實在再熟悉不過了。今天的樣板依然存在,只是老百姓不再關心雷鋒、李素、白毛女、何勇這些樣板了,現在他們關注的是“樣板房”。
在北京逛“樣板房”絕對是一件大事。想想,買房可是畢生的積蓄,往后幾十年的生活形態,活得像個人樣的機會,北京人對擁有自己的一套住房,充滿了無限的激情和想象。為了滿足這一群人,北京開始長高長胖了,原來三環邊還能瞧見農地,現在早被各種塔樓、板樓給填滿了,而且延伸到五環去了。再說,不逛“樣板房”,你連別人的話都搭不上,這事太大了。
干大事當然要講究步驟。先從朋友處打聽哪兒的房好,接著就直奔售樓處親身體驗這房好在哪里。迎面而來的售樓小姐,早已見慣各式刁鉆的生張熟魏,不溫不火地向你介紹自家樓盤的優勢。區位、地段、環境均為上乘,交通便捷、名校醫院就在附近,僅剩二套大、小戶型,問你要大要小,自住還是投資?你想深入再問究竟,伊人早已揣著老兄來到燈火闌珊處,先穿上鞋套,瞧瞧戶型裝修再說。
這一瞧可不得了。極簡風格、歐陸風情、中西雙拼應有盡有。衛浴科勒、漢斯格雅名師打造,廚具西班牙、意大利原裝進口,地板、空調、落地玻璃無可挑剔,只要準備家具及首付款即可入住,小訂兩千,大訂三萬,七日換簽,這房你買不?To Buy or Not to Buy,當你還在琢磨的當頭,好的樓層沒了,要的戶型沒了,擠上來看房的人又多了,價格又要再往上調了,你還有轍沒轍?
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走進另一套“樣板房”,同樣的情景回放一遍,不過多了新概念,我們拒絕商住,我們告別冷暖空調,我們CBD首席豪宅,新激情新想象又重新燃起,真不愧新北京,申辦下來了新奧運。
“樣板房”就這樣成為京城百姓周末的生活重心。鞋套可以一換再換,樣板房可以一看再看,但決定買下房可不能一改再改。有經驗的購房朋友一定會警告你,千萬不能相信樣板房,因為最后交付到你手上的成品與樣板房差距太大,原先的激情與想象,換來的是自責與失望,樣板房轉眼間成為坑人房。
北京坑人的樣板房的確不少,但樣板稱之為樣板,還是吸引了前仆后繼的購房者,咒罵者有之、欣賞者有之,最后決定勝負的主角,終究還是樣板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