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收房、裝修了,首先感謝熱心網友的關注!作為置業者,黃河家園承載著我的太多的夢想,雖然收房的經歷很辛苦,但是并不后悔自己的選擇。把感觸寫出來與網友分享。
感觸一:收房的經歷雖然很辛苦,但是一個普通業主的訴求能夠得到總經理的重視,應該說是個意外的驚喜!由此,我感受到了倚能黃河家園的高層管理者對于“倚能品牌”建設的重視,他們對小區的綠化、規劃成竹在胸,并傾聽業主的呼聲,像愛護自己自己的眼睛一樣呵護著小區的形象和榮譽,力求凸顯小區的人文關懷。傾聽總經理滔滔講來,連我也對小區的未來充滿了憧憬。有了這份重視,有這樣敬業的管理層,有理由相信,小區的未來一定值得期待,置業者在這兒的投資也一定物有所值。也由此才對開發商在“中國特色的、政府的極低工作效率”面前倒下的無奈有了理解。
感觸二:黃河家園的硬件設施還是很過硬的,開發商在公共設施上還是比較舍得投入的,從容積率到綠化率,大凡作為黃河家園的置業者,還是具有一定的心理優勢的。但是這“英倫式管家”的貼心服務,我卻一直在期待之中。平心而論,物業的小姑娘們是相當的熱情、禮貌,但作為具體的物業管理人員,她們的權力非常有限,遇到實質性問題時,她們臉上寫著的“茫然”兩個字告訴你,找她們根本無助于問題的解決。而業主也就注定會倒在物業的推諉、扯皮之下。我認為,物業管理本位的缺失,管理制度的不健全是導致物業推諉、不解決問題的最直接原因。事實上,咱們的物業并沒有意識到是自己是廣大業主的聘請為業主服務的,而僅僅在全力的履行自己作為開發商的下屬部門的職責。
感觸三:業主的維權意識確實太弱。收房時應該查閱的必需的文件(這都與產權息息相關啊)卻很少有人問津,開發商代表竟然表示沒聽說有業主過問,以至于才去查詢這都是什么樣的文件 !(難怪黑樓盤才大行其道司空見慣);按照合同約定,延遲交房開發商應負擔相應賠償責任,而我們的業主也很少有人在意這些問題,個人認為,這不是幾個錢的問題,而是一個主張自己的權利的過程。當然,維權過程的成本,尤其是時間成本可能會很高,但如果每個公民都能注重維護自己的權利,那么侵權者勢必也會三思而后行。有法可依的東西我不明白為什么少人主張——郁悶。所以我們在問責政府之前,應該線問問我們為自己做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