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低價縮短家電銷售周期的策略將會延續全年,大尺寸液晶電視、高端冰箱、IT產品的平均降幅將達到40%左右。
“這款特價機還不到兩千元錢,真便宜。”在商家和廠家的大力促銷下,空調、彩電等家用電器價格大幅下跌。5月5日,市民王先生在國美電器太原街一家賣場,一下子將兩款空調特價機搬回了家。
始于4月初的家電大促銷,到了“五一”更是“跌跌不休”。受國外市場低迷的影響,今年不少家電生產企業原計劃出口的產品轉為內銷,加之已有的庫存壓力,導致國內市場競爭十分激烈。
據太原街一家電賣場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五一”期間,四五級能效的低端空調繼續降價,一些品牌的低端產品價格直逼1500元,甚至更低。三級能效以上的定頻空調,也開始大幅降價,平均降幅均在10%左右。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目前國內空調市場有近1500萬套、價值400多億元的天量庫存。加上今年空調能效標準的入門等級將由五級直接提高到二級,這將使四、五級能效產品上演“最后的瘋狂”,國產千元左右的1P空調在市場大量涌現,并在“五一”后快速減少,直至消失。
2360元,對于購買液晶電視的消費者來說,這是一個頗具誘惑力的價格。在國美電器鵬潤店,記者了解到,康佳、TCL等近10個品牌在今年“五一”期間推出了2000—3000元的32英寸液晶電視。與此同時,飛利浦等合資品牌的小尺寸液晶電視也紛紛跳水。
小尺寸液晶電視的降價,也全面拉下了大中尺寸液晶電視的價格。在40—47英寸的液晶電視主戰場,部分國產42英寸液晶電視已跌破7000元,47英寸液晶電視最低價格為7790元左右。
TCL品牌的相關負責人介紹,液晶電視均價與去年相比,已下跌近半,這種以低價縮短銷售周期的策略將會延續全年。
“五一”假期一直被商家視為提升上半年銷售業績的最佳時機,是所有廠商全年經營戰績的“分水嶺”,如果拿下“五一”市場,就相當于拿下了全年市場的70%。因此,白熱化的市場爭奪使得“五一”家電市場進入價格谷底。
此外,受全球經濟環境影響,家電行業今年面臨較大的業績增長壓力,對于海信、三星、海爾、西門子等品牌商,“五一”和“十一”的黃金銷售期顯得尤為珍貴。業內人士認為,今年大尺寸液晶電視、高端冰箱以及價格一向堅挺的IT產品,全年的平均降幅預計將達到4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