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的傳統舞蹈有很多種,如聞名遐邇的肚皮舞,西奈半島貝都因人的棍子舞等,但令記者印象最深的是埃及的旋轉舞。
旋轉舞也叫“大袍舞”或“轉裙舞”。由于它歷史悠久,舞蹈動作含義豐富,現在已成了埃及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在一些重要的慶賀活動場合,總少不了這種舞蹈。
記者曾在不同的場合,多次觀看過旋轉舞表演,每當節奏明快的音樂響起,只見一個穿著色彩斑斕舞衣的男子健步登上臺來,隨著音樂節奏翩然旋轉起來,整個人看上去像個巨大的陀螺在轉動,速度由慢到快,速度加快時,連舞者套在腰間的彩裙也跟著飛揚起來,像一把張開了的大花傘。隨著速度越來越快,整個人也仿佛飛了起來。舞者一邊旋轉,還一邊搞些花樣,只見他腰間的彩裙在旋轉中變換出一個個不同的圖案:或水平,或垂直,或左右,或上下……記者看得如幻如夢。同時,舞者還會將衣裙高高拋到空中,又立即接往,由于整個過程動作很迅速,舞蹈在扣人心弦中充滿魔術的魅力,令人拍手叫絕。記者這才似乎明白了為什么這種舞蹈全由男子跳,這實在是個力氣活兒。
舞蹈到達高潮的時候,舞者的整個裙子都上下大幅度地翻飛旋轉,人連頭都被裙子遮住了,映入觀眾眼中的只有彩色的“陀螺”在高速旋轉。有時,當旋轉的速度達到最高點,彩裙竟被舞者嫻熟地分開成上下兩層,上面那層盤旋上升,形成一個倒傘狀將舞者的頭部包裹起來,接著,這把“傘”又陡然滑落到舞者的手上。有時,彩裙還會旋轉成酷似襁褓中的嬰兒,被舞者抱在懷里,并做出拍打嬰兒入睡的動作,舞者的面部表情也如癡如醉的樣子,這時場外還多半會配上嬰兒的啼哭聲或笑聲,讓人忍俊不禁。
據阿拉伯學者考證,旋轉舞發源于13世紀,由當時伊斯蘭教的哲學家所創,目的是為了冥想,即通過單一的旋轉動作,使人達到靜心冥思和接近安拉的境界。他們認為,旋轉的動作本身就蘊涵著諸多伊斯蘭教的精神真諦。地球每天的運轉最初就起源于一個點,最終也將回歸到這個點上,以此作為一切的終結和歸宿,所以,宇宙的運轉形式就是旋轉。不停地旋轉,寓意地球日復一日地運轉。
在跳旋轉舞時,舞者旋轉的方向都呈逆時針方向,此外,還要以左腳為圓心不停地旋轉,這寓意著世間萬物生生不息。而旋轉的速度越來越快,則象征舞者在朗朗乾坤中距離安拉越來越近等。(黃培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