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取暖,曾是百姓生活中的一道難題,如今卻不再讓人皺眉。
上世紀70年代,多數人家都還沒有經濟實力專門為取暖花錢。不過,群眾取暖的土辦法倒不少,比如,用空的注射液瓶子灌上熱水,白天焐手,晚上焐被窩。當時,腳爐還屬于奢侈品,由于取暖條件差,手上、腳上生凍瘡的人比比皆是。
還記得我小的時候,總感覺冬天格外冷,沒有什么取暖設施,母親就用注射液瓶子裝上滾燙的開水放在腳頭供我取暖。
雖然方法老土,可也還很管用,只是偶爾腳不小心碰到注射液瓶子,會被燙得“哇哇”直叫。注射液瓶子不保溫,到了深夜,里面的水逐漸冷卻了,腳不小心碰到瓶壁,又會被冰醒,這時心里別提多惱火了,你想啊,睡得正香,或許正做著一個美夢,醒了就再難睡著了,睜著眼睛等待天亮,那時就特想有個什么東西可以讓被窩一整夜都暖和就好了。
有天晚上,因為太疲憊了,我鉆進被窩就沉沉地睡著了,不知過了多久,我疼醒了。一看,腳頭濕濕的一片,我的腳起了好幾個大水泡。母親聽到聲音跑進屋里,連連責備我睡覺不老實總愛亂動,可責備歸責備,母親看我被燙傷,趕緊找來牙膏,摸得我滿腳都是,看起來像兩個白饅頭。第二天就不得了了,母親在外曬被子,我一瘸一拐地在外走,“娃子,這是怎么了啊,昨晚睡覺‘尿床’了啊,哈哈……”鄰居的調侃立即引起了一陣哄笑,我當時真想找個地縫鉆進去。
現在可不同了,冬天取暖,可以用煤爐、電取暖器、空調、地暖,近60年來我們老百姓的取暖方式可真是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
如今,家里每個房間都裝上空調已很平常,這在以前是根本無法想象的。前不久,我在報紙上看到,南京一戶人家,一套“舒適 家居 ”系統讓人們大開眼界。這戶人家安裝了中央空調、地暖、24小時熱水、水處理系統,造價8萬元。現在,為了生活舒適,人們都愿意花這個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