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2009年前三個季度,我國冰箱行業除了在今年年初大幅度下跌之外,其后走勢一路平穩,從4、5月份開始轉暖,6、7月份達到新的高點,特別是7月份583萬臺的總銷量創了冰箱行業有史以來單月銷量的新紀錄。9月份冰箱轉入傳統的淡季行情,但即便如此,今年9月仍同比增長100多萬臺。如此之好的成績遠遠超出了冰箱企業今年年初的預計。
政策杠桿作用凸顯
前三季度冰箱行業產銷存狀況良好,產業在線數據顯示,2009年前三季度其產量為4156萬臺,同比增長17.5%;銷量為4172萬臺,同比增長22.7%;庫存為142萬臺,同比下降26.7%。
產銷狀況的良好主要得益于國內利好政策的出臺,政策的杠桿作用在今年表現尤為突出。全國家電下鄉的推廣、出口退稅的上調、以舊換新政策的試點以及未來節能惠民政策的落實實施,所有這些都成為今年冰箱行業增長的催化劑。于是冰箱企業的排產也由今年年初的小心謹慎轉變為隨后的大步向前,在2009年前三季度放量排產的企業大多收獲了累累碩果。庫存也是考驗企業管理策劃水平的重要一環,產業在線數據顯示,今年冰箱行業大都經受住了這種考驗,甚至做得更加出色,行業庫存在產量大幅度增長的同時反而下降了不少。
根據目前的供需狀況,不少企業在計劃擴大產能的過程中。海爾合肥生產基地正在擴產,擴產完畢后,其產能將由200萬臺增至350萬臺。其還在重慶籌建一個世界一流的冰箱生產基地,該基地占地近3萬平方米,共規劃2條生產線,年產能可達200萬臺,預計明年8月份投產。另外,新飛也追加投資1億多元在建成年產30萬臺風冷高端冰箱生產線后還將建立年產80萬臺的酒柜、展示柜生產線;澳柯瑪高端超級節能電冰箱(柜)技改項目也于近期獲得了國家補助后開工建設,預計2010年9月份建成投產,建成后年產高端超級節能冰箱150萬臺、節能冰柜250萬臺;合肥華凌準備生產大型冰箱;由于看好冰箱等白電市場,民營企業江蘇華海家電斥資10億元在泗陽經濟開發區建立生產基地。
國內市場爆發增長
2009年前9個月中國冰箱內銷市場總量3032萬臺,同比增長40.8%,增幅創造了2006年以來的新紀錄。一方面,今年我國三、四級市場呈爆發式增長,銷售量比去年翻了一番,家電下鄉系統2009年1月至9月數據顯示,冰箱下鄉產品銷售量達1065萬臺,占前9個月冰箱行業內銷數量的三成;另一方面,“以舊換新”家電政策的推行也為一、二級市場的增長提供了新的動力,統計數據顯示,自“以舊換新”政策實施以來,各試點城市已經收到不錯成效,其中冰箱銷售僅次于彩電,排在第二位。
2009年中國冰箱行業內銷季節特征比往年明顯,除了1月內銷數量低于去年同期外,2月以來內銷數量一直處于增長狀態。受益于三、四級市場的拉動,從2月開始冰箱廠家為了鋪貨占領市場而加大了內銷出貨量,3月份增幅更是驚人。而一、二級市場前期較為疲軟,雖然5月由于“五一”黃金周廠家商家聯手推出優惠措施刺激消費,在一定程度上拉動了一、二級市場的回暖,但是隨著家電廠商對三、四級市場把握度的降低,4、5月份內銷增長速度較3月有所放緩。到了6、7月份傳統的旺季,氣溫的升高帶動了國內冰箱市場的消費升級,此時以舊換新等利好政策的出臺又刺激了市場,7月份冰箱行業內銷達到新的最高點425.2萬臺,這也創下了有史以來冰箱行業單月內銷數量新紀錄。8月份由于行業開始轉入淡季,內銷數量開始回落,不過由于家電下鄉的帶動作用,8月內銷數量遠高于往年同期水平。而到了9月,雖然一、二級市場和三、四級市場都開始下探,但是9月的內銷數量同比增長63.4%,遠超往年同期水平。
出口市場小幅下降
2009年前9個月中國冰箱出口市場總量1240萬臺,同比下降6.6%,這一數據僅指的是使用壓縮機制冷的冰箱,如果算上包括電子式和半導體類的冰箱,降幅則達到12.8%之多。即便如此,冰箱也是在白電產品出口中下降幅度較小的產品,這主要由于價格因素、產品結構以及消費者需求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
出口國家方面,歐美是中國冰箱出口的主要市場。以往,美國是中國冰箱出口最主要市場,其也占據全球市場的17.3%,但由于引發自美國的國際金融危機造成美國失業率增加、人均消費能力下降,直接影響到了我國冰箱出口。出口美國市場的下滑,有行業自身的原因,如我國出口產品以低端機型為主,也有其他一些市場的興起,使中國對美國市場的依賴程度和比重不斷變化的原因。特別是歐盟、日本等,這些市場促進了中國產品結構性調整。值得一提的是,我國對荷蘭、法國以及孟加拉國的出口量呈現增長態勢,特別是我國目前對法國的出口量僅次于美國和日本,法國成為中國冰箱出口全球市場的第三主要國家,出口量占中國冰箱出口總量的9.3%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