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灶具的成長史是一幅大浪淘沙、各領風騷數年的灶具產業群交替競爭的壯美畫卷,是一部波瀾壯闊的“品牌王朝”更迭的商戰史,也是一個充滿中國創造智慧的大系統層面的盈利模式教科書。
家裝 家居 》2010年6月刊" src="/files/Content2010-6/household201006.jpg" />
《家電市場》2010年6月刊 在線預覽
上篇 灶分天下,中國創造的商業智慧
一、廣東“英雄救世”、浙江甘當“幕后英雄”
中國灶具和絕大多數家電一樣,起源于人杰地靈的廣東。
在改革開放,南風窗勁吹的年代,臺式灶具從廣東珠江三角洲涌向全中國。在上世紀80年代,廣東臺式灶產業群也形成了配套完整、品牌眾多的趨勢。廣東臺式灶企業大致分成兩種類型:
一種為品牌型企業,如神州,萬家樂。這兩家企業在1991年到1994年中國企業競爭力調查委員會所做的中國灶具市場調查中,神州連續3年獲得最具競爭力品牌、消費者心目中理想品牌、市場占有率第一品牌;萬家樂也獲得一年最具競爭力品牌、消費者心目中理想品牌、市場占有率第一品牌。
另一種為技術型企業,主攻灶具產品,基本都不具備品牌名氣。在1993年之前,當今灶具老大華帝也只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企業,直到神州和萬家樂先后遇到企業危機,競爭能力下降后,華帝才異軍突起,占據了臺式灶具的老大位置,而且一坐就是十年。此外,中山市的威力灶具,江門市的活力灶具,廣州市的瞬達灶具,都是比較有名的臺式灶具企業。而此時浙江企業只是給廣東企業做爐頭和閥體等配件,而且爐頭和閥體也只能以低端為主。
在那個年代灶具主要是由煤氣公司專業制造和配套銷售,此時,浙江灶具品牌一直沒有太大的建樹。
在中國灶具起步的第一階段。廣東企業與浙江企業分別創立自己的商業盈利模式:
廣東企業盈利模式:承擔“英雄救世”的作用,以強大的營銷優勢把產品價格做低,讓市場迅速放量,樹立品牌影響,形成強大的產業規模而盈利。
浙江企業盈利模式:浙江企業甘當“幕后英雄”,讓廣東企業血拼市場,自己為廣東企業“供應軍火”,多以優質低價的配件賺到了第一桶金。盡管名氣不響,但錢不能不賺。
浙江企業這種盈利模式根深蒂固,當年西班牙火燒中國鞋城也是基于浙江企業這種盈利模式對西班牙鞋業構成威脅。
二、廣東市場為王、浙江創新為王
有錢了還要有名才行。浙江企業灶具配套發達后,不甘再受廣東企業施舍,采取新對策,開始產品創新工作,開發了嵌入式灶具。
灶具競爭格局終于在1995年被打破,當年浙江和廣東的一些二線灶具企業在技術創新上開始發力。浙江的德意、普田、帥豐等企業、廣東的得力幾乎同時開發了新型的嵌入式灶具。嵌入式灶具有以下優點:
其一、嵌入式灶具適應了櫥柜和吸油煙機的配套變化;
其二、方便使用者進行清潔衛生;
其三、迎合了消費者和投資方的需求。從消費者角度來講,嵌入式灶具顯得現代新穎,安裝使用很有品位。從投資方來說,因為嵌入式灶具技術含量高,價格也不菲,因此留給經銷商和廠家的利潤較高。
因此,灶具產業開始從低價值的臺式灶向高價值的嵌入式灶具轉型。
1999年,各地煤氣公司大量解體,對灶具的壟斷銷售被打破。再加上4年行業普及,市場呈現了臺式灶具和嵌入式灶具兩分天下的局面,嵌入式灶具的發展引發了灶具行業的洗牌,灶具的“帝王天下”從廣東開始向浙江轉移。
廣東企業有一條“潛規則”,一旦進入一個產業,就像蝗蟲一樣布滿這個產業,用低價格產品把產業做大。在嵌入式灶具紅火之后,廣東的企業并不像浙江企業那樣困守在高利潤的產品上,而是很快以一種狂飆式的市場掠奪營銷把嵌入式市場放大再放大……
在這種策略下,廣東嵌入式灶具出現了各種組合:
在面板上:不銹鋼面板;鋼化玻璃面板;大理石面板、陶瓷面板。
在燃燒結構上:有雙氣燃具組合;有氣電組合。
在體積結構上:有單孔燃燒組合;雙孔燃燒組合;三孔或多孔燃燒組合。
在價格上:廣東嵌入式灶具大打價格戰,使嵌入式灶具出現“價格雪崩”。
很快,嵌入式灶具成為一個極成熟的產品,而原有的“暴利”效應直線下滑。為此方太總裁茅忠群先生斥責廣東企不是做營銷,而是掠奪傾銷。
嵌入式灶具在發展過程中也遇到了技術瓶頸。早期的嵌入式灶具是從國外照搬的“翻版灶”,灶具爐頭大都是采用意大利的薩巴夫爐頭,這種爐頭熱負荷合比較低,大都在2.2KW以下,對中國式烹飪效果不佳。因此,不少消費者頗有怨言。
到2003年,中國五金制品協會發起灶具新國家標準制定,國家標準起草組對灶具熱負荷標準進行提升,要求中國灶具中一個爐頭必須達到3.5KW,在這個中國灶具的轉變過程中,中國五金制品協會秘書長石僧蘭女士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嵌入式灶具的競爭博弈上,浙江灶具企業群因產品文化基因不一樣,以堅守較高的產品為主,而且浙江廚衛幾大品牌如帥康、老板、方太、德意等,具備了強大的品牌拉力,可全力主攻高端灶具,形成浙江灶具企業群在嵌入式灶具上價格一直較高。但在堅守高價的同時,浙江灶具企業群制造上不具成本優勢,在市場營銷上長期處于下風。
也正是浙江灶具企業群這種被長期壓抑的無形因素,一種新的也是巨大的創新迸發了,那就是集成環保灶。
2002年,浙江企業開始研發集成環保灶,經過數年積累,到目前為止,集成環保灶已成為灶具中一個新增長的品類。集成性環保灶是集吸油煙機、灶具、消毒柜、調料籃、櫥柜等于一體的產品。五位一體的開拓性設計在大幅度提升油煙吸凈率的同時,大大節省了廚房空間,使廚房更加整潔,省去廚房裝修的許多麻煩,開創中國“開放式廚房”的新生活方式。
集成環保灶作為廚電行業的顛覆性產品,具有整體廚房理念,適應現代廚房要求。在廚衛電器產品二次更新換代及新房裝修兩大市場需求的背景下,集成環保灶因其集成環保,得到了市場的熱烈追捧。集成環保灶作為一個新品類,其利潤是傳統廚電的2倍左右,近兩年的數據顯示,集成環保灶的銷量和利潤呈直線上升趨勢,集成環保灶步入良性、高效、可持續發展的軌道。
總體來說,目前能完全自主生產集成性環保灶的品牌在國內仍然偏少,真正有話語權也只限于美大、奧普、帥豐等幾家。
浙江大部分灶具企業群企業由于缺少品牌支撐,因此回避和畏懼市場競爭,開始選擇其他方式生存。有的企業開始幫廣東企業做OEM,有的企業選擇為國際品牌在中國做OEM,還有的企業選擇出口貿易。而憑借為國際品牌OEM和出口貿易的模式,浙江廚衛產業之都嵊州的企業群有了迅猛的發展:普田為西門子灶具做OEM;德樂為國內企業尤其是廣東企業做OEM;帥豐和億田則以出口國際市場貿易為主,帥豐目前出口近40個國家和地區,而億田因出口國際市場業績佳,坐上嵊州廚衛行業協會會長的位置。
但億田這個廚衛行業協會會長之位是靠做國內外的OEM獲得的,不能不說是嵊州廚衛行業的一種遺憾。
兩大產業群盈利模式也有鮮明特色:
廣東灶具企業盈利模式:發揚嵌入式灶具的優勢。因灶具市場大,品牌繁盛,競爭十分激烈,因此廣東的企業采取有限的質量標準,或者簡潔地從浙江企業那邊“拿來主義”,或者通過自我創新來提升現有技術和產品結構做大、細分市場。
浙江灶具企業盈利模式:浙江企業堅守利潤,不得不再次進行產品創新,研發出集成環保灶。
中國的灶具市場呈現了新的分割天下、重劃江山的競爭格局。
《家電市場》2010年6月刊 在線預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