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3月3日全國政協十一屆五次會議的開幕,一年一度的“兩會”大戲又開始精彩上演。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作了政府工作報告。在時長112分鐘、共響起26次掌聲、最熱烈的掌聲時長28秒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是國家關于民生、經濟、資本等領域發展軌跡的梳理。
作為進入“十二五”規劃的第二年,國家的大政方針對于整個經濟發展的走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各行各業都在關注著兩會的召開。對于目前處于“水深火熱”的中國陶瓷行業來說,兩會所傳遞出的信號,也將影響陶瓷產業的發展和未來的走勢。

關鍵詞 1 減免稅收 減稅推動陶瓷行業轉型升級
與每個人錢袋子息息相關的“稅”,在“兩會”上再次成為代表、委員們聚焦的話題。財政部最新數據顯示,去年全國稅收總收入近9萬億,同比增長22.6%,稅收占GDP比重超過19%。其中企業所得稅收入占稅收總收入的比重為18.7%。
在這樣的背景下,不少代表委員表示,結構性減稅刻不容緩,特別是對正處于困難之中的小微型企業應該給予減稅,甚至免稅的扶持。對于企業賦稅重的問題,廣東省委書記汪洋也在兩會分組討論時表示,廣東正在醞釀企業減負的舉措。
在減稅成為熱點議題的同時,全國政協委員、民盟中央常委李競先收到了一位來自佛山某陶瓷廠老板發給自己的企業稅負清單短信。近段時間,該陶瓷企業的稅負清單在網上熱傳,引起了陶瓷行業人士的廣泛關注。該稅費表顯示,該陶瓷企業繳稅達到十種:增值稅為增值部分的17%;企業所得稅為利潤的25%;城建稅為增值稅的7%;教育附加費為增值稅的3%;地方教育附加費為增值稅的2%;堤圍稅為增值稅的0.12%;印花稅為銷售額加成本總和的0.03%;(企業物業)房產稅為房價七折后的1.2%;分紅稅為分紅額的20%,還有工薪稅和社保。在部分陶瓷企業時,企業對賦稅的問題有所顧忌,紛紛表示不好說。
面對原材料飛漲、成本不斷上升、產品價格不升反降、產能過剩、市場環境惡劣等影響,再加上名目繁多的稅費,陶瓷企業利潤越來越小,經營舉步維艱,創新也乏力,陶瓷產業轉型升級步伐緩慢。
“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承擔了我國大部分的就業和稅收,為他們減稅是國家經濟發展的當務之急。”中國陶瓷工業協會營銷分會高級顧問、教授張有卓認為,絕大多數陶瓷企業都屬于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的范疇,減稅可以讓他們有更多的資金放在技術研發,加強企業創新力度,改善企業的軟硬件設備,提高企業員工的福利收入。通過一系列的投入,以此來提高企業產能和產品品質、產品單價,降低企業生產成本,推動節能減排的進程,加快企業轉型升級步伐。
關鍵詞 2 融資渠道 民間借貸需要陽光化、規范化
在全國政協十一屆五次會議經濟界分組討論中,“如何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如何減輕企業稅費負擔”、“支持實業發展應出臺具體政策”等成為政協委員們關注的熱點話題。
實際上,融資難一直是制約中小企業發展的老問題,一些中小企業倒閉的主要原因也是因為資金短缺。根據銀監會測算,目前我國大企業貸款覆蓋率為100%,中型企業為90%,小企業為20%。貸款不僅難,而且成本高。據浙江政協專項民主監督調研組一份報告顯示,部分企業即使貸到款,銀行通常會對小企業實行基準利率上浮30%-50%的政策,加上存款回報等費用,小企業的實際融資成本高達15%左右,實際貸款成本接近銀行基準利率的兩倍。
面臨資金緊張,但又在銀行取得不了貸款的中小企業,只好轉向民間借貸。在浙江溫州等地,民間借貸非常活躍,規模不斷擴大。不過,民間借貸利率之高也達到了讓中小企業難以承受的程度,有的月利率甚至達到了2%以上。
最近,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原浙江本色控股集團法人代表吳英被浙江高級人民法院判處死刑。此案從表面上看,是生與死甚至有罪與無罪的問題;但從深層次上看,此案所折射出的社會公平、民間融資困境、民間資本出路、金融壟斷、價值觀標準等一系列問題,而引起了廣泛的關注。招商銀行董事長馬蔚華近日呼吁:民間借貸應該合法化,陽光化;全國人大代表、復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近日提案,建議取消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罪;河北大午集團監事長孫大午甚至撰文稱:如果可能,愿意為吳英擔保1000萬到1億的償債額。輿論所指深含著對改革的期待。
“長期以來,中小企業都面臨著融資難的問題,這樣會影響到整個產業鏈的發展。”張有卓分析說,“清遠新陶星老板跑路,留下了約3億元的債務,其中2億元都是拖欠供應商的貨款,而且從陶瓷行業目前的情況來說,由于融資難,不少陶瓷企業都會拖欠上游供應商的貨款,這造成上游產業缺乏資金繼而影響到其技術改進的資金投入,實際上受損失的還是陶瓷行業。”
針對陶瓷企業貸款難的現狀,張有卓認為,應該加快我國金融體制改革創新的步伐,應該將民間貸款放開,陽光化、規范化。這能使中小企業融資健康良性地發展,同時讓投資渠道更加豐富,便于資金流通;另外國家也可以設立一些政策性銀行或者地方小銀行,通過信貸投向的傾斜、利率的優惠等手段,來為中小企業融資提供便利。
關鍵詞 3 進口出口 以進口軟技術推動品牌外銷擴張
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溫家寶表示,要堅持出口與進口并重,利用外資和對外投資并舉,全面提升開放型經濟水平。積極推進市場多元化戰略,努力優化貿易結構,今年進出口總額增長目標是10%左右。
2011年,我國外貿進出口額首破3萬億美元,達3.64萬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貿易平衡狀況持續改善,貿易大國地位進一步鞏固。但值得注意的是,受世界經濟復蘇緩慢,歐洲主權債務危機持續惡化以及成本上升等因素影響,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外貿下行態勢較為明顯。今年1月份,進出口增速均出現下滑,其中出口同比下降0.5%。
隨著國際競爭加劇、國際貿易環境趨緊等外部因素,國內經濟發展中成本上升、用工緊張等一系列矛盾和問題也很突出,在內外壓力疊加的背景下,我國外貿保持出口穩定增長的壓力在增大。
不僅如此,近幾年來國外頻繁地針對中國的反傾銷調查也讓出口形勢緊張起來。在陶瓷行業,中國受到了來自歐盟、南美、東南亞、東亞等地區和國家的反傾銷調查,對于陶瓷行業的出口影響很大。
可有專家認為,陶瓷行業一直在強調出口,可實際上,進口也非常重要。就目前而言,中國陶瓷產業與歐洲陶瓷強國還有一定的差距,通過進口國外先進的技術設備、優質產品等,以此來提升中國陶瓷產業的發展水平,轉變以往以量擴張的觀念,通過品質、品牌來進行外銷擴張,轉變國外對于中國產品是中低檔產品的傳統觀念。
去年歐盟對華反傾銷終裁判定陶企出口歐洲稅率最高達69.7%,這一判決對于不少以歐盟為主要市場的陶瓷企業沖擊很大,歐盟出口量也急劇下降。在5日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溫家寶提出,外銷需要鞏固美日歐傳統市場,開拓新興市場。商務部目前已經初步圈定在“十二五”期間將重點開拓的約30個新興市場名單,廣泛分布于亞洲、歐洲、非洲和美洲,俄羅斯、印度、南非等一些資源豐富、戰略地位重要的國家。
商務部副部長鐘山表示,積極開拓發展中國家市場,不僅能在短期內規避歐美債務危機帶來的出口問題,從長遠看,也是中國從貿易大國向貿易強國轉型的突破口。
對于陶瓷行業來說,加強新興市場的開拓也十分重要。自去年歐盟反傾銷后,不少企業也加強了對于非洲、中亞、西亞、東南亞等新興市場的開發力度,通過轉移出口市場,繼續保持瓷磚出口量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