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智能 家居 經過多年的醞釀發展仍沒有被太多消費者接受,但“巨頭”涉足此領域的熱情卻沒有消減。近日,由京東投資的面向智能 家居 領域的 Broadlink系列產品正式推出,這也是繼2012年蘇寧推出“蘇寧私享家”智能 家居 解決方案之后,又一備受矚目的公司“涉足”智能 家居 領域。
其實,自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智能 家居 就作為 家居 行業里高科技應用前沿的產品在市場上誕生,但一晃十多年過去,如今 家居 市場上的智能 家居 概念依然“不溫不火”,智能 家居 這個產業似乎依然停留在概念層面。
搶占智能 家居 “大蛋糕”
當前,隨著 家居 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網絡信息化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瞄準了智能 家居 市場。市場上也出現了一些受歡迎的智能 家居 電器:如智能恒 溫器Nest、飛利浦推出的Hue LED燈泡等。而隨著WIFI的逐漸普及,智能家電制造商們更青睞于WIFI連接,因為其具有高滲透性,同時不需要額外的中間設備和控制器,因 此,WIFI連接的智能 家居 ,未來可能會成為主流技術。
在國內,越來越多的商家也積極投身于智能 家居 領域中來。2012年9月蘇寧正式推出“蘇寧私享家”品牌,以整合行業資源的方式為中高端家庭用戶 提供全系列智能家庭解決方案。而近日,由京東投資的面向智能 家居 領域的Broadlink系列產品正式推出,其理念是以低廉成本享受智能 家居 便捷,據悉, 該系列產品包括全面升級的第二代智能插座、智能遙控以及全新推出的智能空氣檢測儀和墻壁開關,組合在一起可以實現家中電器的遠程智能操控。
據相關預測顯示,隨著整體智能 家居 產業的不斷成熟,市場也將不斷擴大。到2015年,全球智能 家居 市場規模將達1240億美元。該預測指 出,2016-2017年將是國內智能 家居 行業高速發展期的開始,2017年中國智能 家居 行業的市場規模將達到80億元。為此,眾多智能 家居 集成商都在競 相發力搶占市場商機。
智能 家居 產品依然很遙遠?
近期,4G網絡的興起,智能 家居 在眾多的行業預測中又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然而,智能 家居 對于 家居 行業來說,并不是一個“新鮮事物”。早在十幾年前,中國市場上就已經出現了它的身影。
據居然之家集團經營管理部副總經理王寧寧回憶說,智能概念的 家居 產品在十幾年前就在市場上推出了,那時候更多的是單件物品的操作和遙控。比如 “按摩沙發”、“中央空調智能系統”、“智能門禁系統”、“對空調溫度及濕度的智能管理”等,但這些只是最初級的智能體系,并不能算是智能 家居 。
記者走訪了幾家大型 家居 賣場,幾乎沒有發現和智能 家居 有關的產品。在歐派櫥柜店內,銷售人員對記者表示,店里原來有一款鑲嵌著可以讀取信息 LED屏幕的櫥柜,但因為銷售不好就撤走了。在記者的走訪中,只在北五環紅星美凱龍,發現了一家海爾智能 家居 體驗店;在蘇寧樂購仕四季青店看到一家蘇寧智 能 家居 體驗店。除此之外,記者再沒有發現有關智能 家居 的“影子”。
據居然之家金源店家具部有關負責人表示,2011年一家名為安心智能的智能 家居 品牌曾經進駐過居然之家,但是由于銷售原因在2013年初撤出 了。隨后記者聯系到湖北安心智能 家居 科技有限公司銷售總監周全勝,他表示在北京的體驗店是公司的一次試水市場的嘗試,兩年來對市場的調查顯示,消費者對智 能 家居 抱有很強的好奇心,但是對于過高的價格,消費者普遍反映不能接受。
行業無標準、市場研發混亂
周全勝對記者表示,如今智能 家居 依然只能面向非主流人群,并且存在著無行業標準、無品牌化、市場研發混亂、安裝價格高昂、售后維護困難等幾大問 題。周全勝表示,在市場調研時發現,普通消費者對整體智能 家居 的需要程度普遍不高,基本只能接受家里的燈、空調等電器的遙控器的連接和控制,然后才是選配 智能門鎖或者攝像頭和警示系統,價位接受程度都在一兩萬元左右。而一整套的智能 家居 系統,安裝下來少則幾十萬元多則上百萬元,這樣的價位是普通消費者不能 接受的。
除了價位高,智能 家居 行業還存在一些在行業發展前期的其他問題。業內人士表示,智能 家居 這個行業在全世界都沒有一個標準,基本還處在研發的層 面,很多大的電器公司如韓國的三星、中國的海爾都在試水智能 家居 行業。但是整個行業沒有一個規范,每個廠家都在推自己的東西。同時消費者對這個行業的認知 也很混亂。
青島海爾華北東北區銷售經理饒驥飛也認為,目前智能 家居 研發的核心技術問題、標準問題及行業規范的問題還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同時智能 家居 也面 臨一個安全問題。饒驥飛表示,隨著4G網絡的發展,智能 家居 在軟件的拓展性、保密性等方面都會有一定的保障。今后的智能 家居 將和大的電信運營商合作,以此 來獲得產品很好的穩定性和擴展性。以后消費者在選擇智能 家居 的時候,首選應該是選擇控制軟件,而不是選擇哪個企業。在4G通訊的技術上實現的智能 家居 軟 件,將一定是可以升級的,隨著家里的可控制電器的增加,軟件也可以同步升級。
售后缺失讓智能 家居 成擺設
除了標準的缺失和市場研發的混亂外,智能 家居 的另一個嚴重的問題是售后服務鏈條斷裂。許多從業人士告訴記者,智能 家居 不是“一錘子買賣”,銷售后期需要長期的維護,而這部分費用很高,很多廠家不能擔負。
博洛尼 家裝 設計師顧浩表示,由于智能 家居 系統都比較復雜,在后期的維修方面也會相對復雜。智能 家居 最大的問題是在售后需要一個長期的維護,市場 上的智能 家居 硬件方面價格透明度很高,廠家本身利潤不大,后期就更沒法再投入做維護。典型失敗的例子是,1997年廣東深圳的某小區試點了家庭智能終端, 但是自系統投入使用后,維護方面卻不盡如人意。很多住戶因為設備的維護比較麻煩,最終選擇了停止使用智能系統。致使最初安裝的小區智能化系統成了“雞 肋”。
■ 業內聲音
不能為了智能而智能
●朱長嶺,中國家具協會理事長
智能 家居 的本意應該是使用先進的技術方便人們生活,保證人們生活的舒適性的同時,節約人們生活中的時間。但是如果使用過程中,如安全性或者維修問題頻頻發生時,在解決這些問題的時候花費了過多的精力和財力,那么反而給正常的生活帶來了麻煩,智能 家居 就失去了它的意義。
行業規范還需時日
●周全勝,湖北安心智能 家居 科技有限公司銷售總監
我相信在不遠的將來,行業規范和標準制定后,智能 家居 會得到更多的市場拓展。在安全標準的基礎之上再來建立一些相關的標準。隨著網絡和移動終端的發展,智能 家居 將開始一步一步有起色。由于行業建立標準和規范還需要一段時間,所以行業的發展也需要有一個過程。
未來仍面向高端人群
●饒驥飛,青島海爾華北東北區銷售經理
智能 家居 依然是新興行業,對于低端人群,廠家應該把一體化系統作為單元來拆分進行推廣,降低價格。近年來,高端人群因為居住面積大、對居家私密性的要求等原因,已經開始把智能化 家居 作為 家裝 的一部分來考慮,未來,智能 家居 依然還是會在高端人群中發揮主要作用。
(新京報記者 裴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