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歐洲消費者接受海爾,我了解到的情況并不是基于價格。海爾某些中高端產品,價格接近甚至要高于其他一線品牌,但仍然會有歐洲中產階層和上層選擇海爾,是他們通過多種渠道了解海爾之后,開始有意去嘗試了解海爾,愿意去發現海爾的品質所在。尤其是經常出差或旅游到中國的德國人,他們對海爾了解越多,自己購買或影響別人購買的意愿越強,因為他們知道了海爾的品質所在。
數字商業時代:這樣的群體,對于海爾未來在德國或歐洲會有哪些幫助?
馬小娟:其實海爾應該更好的珍惜這群人,或與他們拉近距離,因為他們是最好的傳播者。可以通過一些線下活動、或線上活動,讓其分享他們了解的海爾,這種方式能產生最直接的效果。畢竟,海爾在歐洲過去沒有用戶基礎,需要更多的用戶來奠定市場基礎。所以,需要多種徑途,尤其是通過了解海爾的歐洲人,讓他和朋友之間多一些交流的渠道,海爾應該多搭建這樣的平臺。
給海爾的三點建議
數字商業時代:你一直在德國,既了解德國消費者又關注海爾,如果讓你給海爾一些建議,你會有怎樣的建議?
馬小娟:我給海爾的建議是,如果有機會,海爾可以在德國或歐洲其他國家,尋找合適的合作伙伴進行并購。其次是在服務方面,要更歐洲化。歐洲的售后服務比如保質期,都比中國時間要長,因此,如果讓歐洲消費者感受到服務的周期和細致,會大大提升海爾的服務評價。
還有一個就是配件價格。比如,有些產品的價格本身就不高,但如果消費者在維修過程中,需要支付產品價格的五分之一或者還要高,用于購買配件,這樣就會失掉一大部分消費者。因此,針對相對低端的產品,在日常維修保養時,零配件價格一定要控制下來,否則,這對海爾非常不利。有些人可能會認為購買價格低,但維修成本高,這樣的認知一旦在消費者中傳播,是非常不利的。
海爾的傳播在歐洲是比較成功的,很多歐洲消費者就是基于網絡傳播,才對海爾有了更深的了解。在歐洲,海爾的傳播力度遠比中國其他家電產品更有廣度。未來還可以考慮戶外傳播及線下活動,因為這更符合歐洲消費者的生活習慣。比如周末全家游,他們更容易接受戶外廣告的傳播,而如果有全家可以一起參與的線下活動,相信對海爾會更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