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來,O2O的概念正席卷整個零售行業(yè)。無論是傳統(tǒng)企業(yè)還是電商企業(yè),都開始尋求在O2O這種模式下二者的結合。而且臨近春季銷售旺期的到來,有越來越多的商家開始嘗試O2O模式的營銷。但是由于對于O2O的認知還存在誤區(qū),“O2O、粗放搭建O2O平臺”等諸多O2O亂象層出不窮,通過現象看本質,如何加強自我核心競爭力認知才是O2O模式成功的關鍵。
相對于B2C、C2C、O2O的誕生起步較晚,隨著前兩者產業(yè)模式在國內的急速膨脹,電子商務開始滲透到與我們相關的各個角度,上到買房買車,下到居家外賣,而正因為近15年來,出現在行業(yè)領域的井噴,也促使行業(yè)內部發(fā)生了裂變和洗牌,O2O就是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誕生了。

O2O模式概念圖
O2O模式的核心很簡單,就是把線上的消費者帶到現實的商店中去——在線支付購買線下的商品和服務,再到線下去享受服務。而另據了解,我國在十二五規(guī)劃中提出,將把電子信息作為支柱產業(yè),并且決定用5年的時間把生活服務類產業(yè)的GDP占有率由40%提升到50%。這樣對于已經開始O2O模式的企業(yè)來將是一把雙刃劍。
一方面,O2O市場是一塊高增長量的蛋糕,數據表明,早在2011年,僅發(fā)生在O2O分支-團購的市場份額就接近100億,而O2O總市場份額更是達到了562.3億元,由此可以推算,隨著O2O行業(yè)在中國的快速發(fā)展,其市場規(guī)模和前景無疑將會從百億過渡到千元億等量級,如此高規(guī)模的市場必然衍生更多“淘金”O2O的行業(yè)及領域,進一步擴大這一020的市場份額,為第三產業(yè)的GDP貢獻力量。
“我們認為O2O未來會改變中國,線上、線下一旦連起來,這是巨大的爆發(fā)式的力量。我們擔心O2O的線上商家是否準備好了,這是慢慢的過程,從準備好的領域,例如旅游類的,慢慢地發(fā)展。”在一次演講中,創(chuàng)新工場董事長兼首席執(zhí)行官李開復認為O2O在中國將是一股潛力巨大的新能量,但是由于前期準備的匱乏,目前想要一飛沖天還有待時日,要步步為營的積累。
筆者了解到,我國目前O2O市場大致可以分為3C、團購、日常百貨幾大類,正如李開復談到的,其中大部分商家對于O2O模式運用還欠缺火候,以國內某大型3c經銷商為例,去年6月,該經銷商整合線上線下資源,開始正式運營“店商+電商+零售服務商”、“線上線下同價”的O2O模式。
但是從消費者端分析,該經銷商的線上線下平臺并沒有直接的聯系,其網上商城和普通購物網站并無太大區(qū)別。
此外,該經銷商所謂的線上線下同價本身與實際就有出入,但是提出O2O,便可以同淘寶C2C及京東B2C形成三足鼎立之勢;最關鍵的是上市公司需要通過提升股價增強投資者信心,所以這或許才是該經銷商提出這樣概念和地位在現階段的真正目的,不免有“大炮打蚊子”之嫌。
O2O因其線上、線下的交互性,做好“閉環(huán)”將成為O2O模式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最難走的一公里。所謂O2O閉環(huán)是指兩個O(online to offline)之間要實現對接和循環(huán)。線上的營銷、宣傳和推廣,要將客流引到線下去消費體驗,實現交易,同時還要對已經占有的顧客群體進行維護和增值。“速度、自媒體、服務”又將是完成O2O閉環(huán)的3把“鑰匙”。

“閉環(huán)”與否是檢驗一個O2O模式是否合格的重要標準
進入春季,各大電商和物流商們又開始了“季節(jié)性躁動”,其中有一家名曰“美樂樂”的家具電商引起了筆者的注意,該企業(yè)誕生于2008年,其前身只是一家B2C淘寶小店,如今已成為年銷售額達數十億的電商大鱷,2011年美樂樂還在業(yè)內開創(chuàng)了線下體驗館的營銷方式,率先走上了O2O的營銷道路。
美樂樂的 “速度”體現在拓展上,從2011年第一家體驗館的落成到今天,美樂樂已在全國32個行政區(qū)完成近300家體驗店的布局,無論是體驗館設立,還是延伸上都為自己贏得了更多時間。另據調查,美樂樂在全國還擁有15個大型物流儲倉,并配備有完備的供應鏈條,同時,美樂樂體驗館也絕不僅僅是單純承擔同城配送和實景展廳,還涵概了倉儲、搬運、安裝等多方面的延展功能。這種“自建物流+第三方物流”的模式,在某種程度上就克服了物流,這一電商的“最后一公里”,借助這一系列優(yōu)勢美樂樂還在去年底推出了“限時達”服務,承諾全現貨或全調配和預售的 家居 商品分別可在7天內、12天內以及30天內送達。再次開創(chuàng)了家具行業(yè)先河。
總之,各路電商諸侯電商也在不斷豐富產品種類,提升消費者購物體驗。致力于為消費者提供一站式的購物休閑娛樂的生活解決方案。未來總是充滿未知的,各種模式相互之間還在滲透,不能說哪種模式更好。至少用活一套體系為自身服好務,要遠遠大于好高騖遠的“師夷長技”帶來的價值,究竟誰能搶下今年的電商“大單”,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