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經接到了國家質量總局傳過來的相關文件,修訂的水龍頭國標很快就要出臺了。”潮州市建筑衛生陶瓷行業協會秘書長張揚說。日前,在第三屆海西衛浴論壇暨區域經濟協作衛浴產業對接會上,泉州、廈門、潮州三地衛浴水暖協會代表簽署了“海西衛浴基地發起單位聯盟書”,這意味著福建與廣東將進一步攜手譜寫海西衛浴千億產業篇章。

小小水龍頭托起水暖千億大產業石勇/攝
背景:水頭龍事件再起風波
水龍頭問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3月份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曝光溫州水龍頭制造業的亂象。經檢測,溫州家庭作坊生產的水龍頭,鋅含量超出國家標準10倍,鉛含量超出國家標準81倍。就在2月份,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發布《流通領域水嘴質量監測情況》,摩恩、美標、科勒、漢斯格雅等國際一線大牌同樣鉛超標。當然,對于泉州企業而言,受影響最深的莫過于去年7月14日曝光的含鉛水龍頭事件。當時上海電視臺欄目在對13個龍頭樣品進行32小時的實驗后,稱發現9個品牌的水龍頭鉛超標,泉州品牌申鷺達、九牧位列其中。不過另一個檢測單位,上海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的檢測結果正好相反。當時,該單位一項對68批次水嘴產品的抽查結果顯示,九牧和申鷺達屬于“所檢項目符合相關標準的產品”,并未列入鉛超標水龍頭品牌名單。
在此之后,國家水龍頭新國標的制訂加速進行,業界透露新國際當中對于水龍頭鉛析出限量指標將向美國看齊,均為5微克/升。“無論是從工藝成熟度還是健康的角度考慮,銅制水龍頭依然是全球水龍頭的主導材料。”中潔網董事長劉偉藝說,趨嚴的國際將對業界產生深遠影響。
據了解,就在溫州水龍頭事件過后,以南安水暖企業為首的福建省衛浴閥門協會便立即召開相關會議,再度提醒企業要重視生產環節的把關,提前通過自查自檢等方式自提門檻,以便盡快適應新國標的實施,避免被淘汰。據業界透露,根據現有企業的生產水平,嚴格按照國標執行的話,全國至少淘汰15%的企業。“作為水暖起家的泉州南安,面對趨嚴的強制國際,相關產業受到影響是在所難免的,加速洗牌正在進行時。”相關人士稱。
進展:建信息檔案展開合作
海西衛浴產區是國內最大的衛浴生產基地,而該生產基地的三大主角就是泉州的南安、廈門還有廣東潮州三地。“十二五”規劃期整個海西的產值將突破1000億元。潮州作為目前國內衛浴產值最大的生產基地,占據國內潔具市場半壁江山,在現有產業格局下,廈門則依靠出口型企業多年來沉淀了多家行業隱形冠軍,其水龍頭,水箱配件,花灑,軟管,橡膠墊圈等衛浴配件的研發能力、生產規模、產品質量在行業獨樹一幟。而泉州南安則以水龍頭加工起家,目前正在崛起一批國內的知名衛浴品牌,創牌道路上形成一股中堅力量。
“有品牌,有基地,有研發,只要三地牽手,必將可以形成最強的全產業鏈新格局。”福建省衛浴閥門協會會長王建業說,就他所在的輝煌水暖集團而言,此前與廈門還有潮州的合作也已經持續了十年之久。如果想進一步夯實海西衛浴的地位,只有進一步加強無間合作。比如聯營方式的嘗試,供需方面緊密對接等,不要只單純停留在簡單下放訂單的方式上,必須要有一體化的合作探索。
“生產合格水龍頭的成本會更高,而合作便是降低成本的有益嘗試。”中潔網總裁劉偉藝說,三地合作具有地緣人緣方面的優勢,也具有多年建立起來的合作基礎。
“將進一步合作就要先建立具有公信權威性的信息庫。”愛譜樂衛浴的相關負責人黃剛剛建議說,可以嘗試建立三地參與企業的檔案庫,鮮明各自的企業特點,依據生產能力及主導拳頭產品分類。可以把檔案庫與業界公認的專業網站進行對接,比如中潔網。企業一旦有市場需求需要合作消化訂單時便可上網,尋找最佳合作方,合作方可以是一個,也可以是多個。發展中的企業也可根據發展時時更新數據庫,這樣一來便可以節省更多的時間交流成本,也可以進一步降低生產環節的成本投入。潮州的相關人士也提到,現在有些企業的生產太過大而全,往往無法滿足單一款式的生產量,如果今后能夠建立一個同盟會員共享信息庫,企業曬出一個整體訂單之后,讓相關有品質保證的企業共同“食用”,便能進一步解決個別企業生產力不足的問題。元谷衛浴的董事長阮志總也認為,企業必須堅持自己的專業精致度,不是做得越多越好,而是越極致越妙。
趨勢:借力新標準升級產業
“可以想象嗎,有朝一日,突然有企業愿意從衛生間到廚房的裝修電器等全部幫你買單,而他們要的只是你每天的體重、健康指數這類數據。一把智能手機便能實現智能衛浴廚房空間的智能體驗,回家前配菜已經設置好,衛生間洗澡水已經放好。”福州涌潤廚衛設計有限公司總經理林津說,在大數據時代里,這樣的設想不是不可能的,企業只需出售這類健康數據便可以了。如今的行業競爭并不止步于海西與其他產區的競爭與國際品牌的競爭,其實更大的威脅或將來自于異業大佬們的顛覆性創新。眾所周知,美的、海爾等領先衛浴水暖行業近十年的電器產業大佬都在斥巨資進入衛浴行業。他們從資金上,從市場運作上都更加成熟,難保不會出現像阿里、騰訊那樣砸巨資推廣打車軟件,改變人們出行模式的情況。“對此行業應該引起警惕,有可能此前建立的市場一夜間全部消失。與其讓別人來革企業的命,與其讓國家強制標準被動牽引企業,不如搶先一步,自己先提高門檻加快科研、高技術含量的產品植入。”他說。
科斯特(廈門)節水設計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劉建平很贊成林津的說法,健康與環保的履行少不了科研技術的加盟。今年無論是國標的實行還是國家領導人會議上透露的信息都表明,高端節能、環保健康將是未來的大方向,在水暖衛浴空間里,這些特點將會得到更加鮮明的體現。“經過調查,現在的主流消費者最希望衛浴能夠解決的便是無臭和水濺問題。”劉建平說,作為專門從事衛浴產品研發的企業,這兩大問題他們已經可以破解,另外還有如可以自行安裝的掛鉤,玻璃的可轉換鏡面等。他們期待自己的研發可以通過聯盟對接更快地轉化為生產力。“我們不打市場品牌,只堅持研發新品,占領行業的科技制高點。”他說,他們甘于充當幕后科研推手,幫助企業加強品牌含金量。
阮志總則認為,跨界大佬的覬覦進一步證明了衛浴水暖行業的前景。要打通企業與企業間的信息平臺,讓有實力的企業搶先加快進入智能 家居 市場的節奏,處處領先便可變追隨者為行業的標準締造者。“跨行業的競爭雖然近在眼前,但大不可過分憂慮,我們的優勢依然明顯。”王建業說,就拿南安企業來說,國標醞釀之際他們已經聯合了當地質監部門,自發加強對企業生產力的提升,此前眾多當地規模化企業也多次參與相關國家標準的制訂。泉州市經貿委調研員蔣文博也建言,可以依據行業的特點推廣標本式的企業模式,運用標準化合作框架來分享復制不同的成功經驗,共同進步抱團發展,跑贏行業生產標準,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保護海西整體衛浴品牌的公信力,實現真正的共贏。
業界認為,水龍頭國標強制推行只是開始,接下來將會有更多的行業標準趨嚴出臺,提前運用合作模式提升產能降低成本,攜手加強海西衛浴整體實力是確保“十二五”千億目標實現的最優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