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14年,圍繞技術升級、品牌升級、產業升級為核心的競爭將得到進一步升級,只有在新的競爭機制重拔得頭籌,才可能在未來幾年贏得更多的市場份額,其中的關鍵便是以技術和產品為核心的綜合解決方案。在這方面,方太作為中國廚電產業的代表企業,可以作為一個特例深入研究。
中國獨特的烹飪方式,巨量的油煙,使得油煙機成為極少數沒有國外領先技術可借鑒的領域之一,也給本土企業一個依靠產品和技術堂堂正正迎戰洋品牌的機會!因為產品競爭力更強,相對于傳統家電業,廚電行業會發展得相對良性,成長更為穩健!早在創業初期,方太茅氏父子就提出了“專業化、高檔化、精品化”的戰略路徑。面對國內大型家電廠商大規模的進軍廚電行業,方太選擇堅持“高端”,認為同質化、規模化、山寨化的發展戰略很難在市場上獲得可持續發展的動力和后勁。
從世界范圍來看,當一個地區人均GDP達到5000-10000美元之時,該經濟體在資本品、消費品的消費過程中,對品牌的要求、認同度、忠誠度都會迅速提高。目前中國部分地區的經濟發展已接近這一水平,未來中國經濟面臨結構轉型的重要時期,很多企業正從過往的單純依靠勞動力成本、規模化生產的運作方式,向重視品牌形象塑造擴大市場來轉型。那些已具有品牌影響力的公司將獲得較大的發展空間。
高端家電是近年來在家電業炒的很熱的概念,但真正的高端不是LV、不是奢侈品、不是極少數人才能買得起的產品,而是消費者愿意花更多的錢來購買品質更好、性能更高、使用更舒適的產品。
目前廚電業有整體向高端轉型的趨勢,但轉戰高端不應是簡單地提升銷售價格,還需要在核心技術、關鍵品質、售后服務等方面形成配套推力。現階段,一些企業的轉型還需要時間的積累,更需要對產品的文化內涵注入。
“技術控”將迎來一片新天
“高端”需要實實在在的技術指標作支撐,在品牌影響與技術獨創的基礎上,看誰更關心消費者的真實感受和體驗,看誰能為消費者提供最根本的關心和最完善的配套服務。這與互聯網思維所看重的“產品體驗”一脈相承,但難度卻大了很多。
方太集團總裁茅忠群曾多次提到,方太每年將銷售收入的5%投入到研發當中,來支持這家公司的產品和技術創新,而且不設上限。1個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2個國家級實驗室,世界上最大的廚電實驗室,多達200余人的研發團隊,飛機風機研究專家、潛艇噪音專家、航空可靠性專家、德國工業設計專家,方太寧波創新研究院……正是這些在廚電行業少有的技術投入,使得方太擁有了貨真價實的“高端”產品價值。
不過技術工作不應該為了研發而研發,而是要注重解決用戶的實際問題。在這方面,蘋果和施樂的對比就能說明問題。JacobGoldman在1970年作為施樂公司的首席科學家指導成立了施樂實驗室。隨后這個實驗室一直引領著計算機革命的潮流,這里誕生了包括個人電腦、以太網、激光打印機、圖形用戶界面(GUI)等在內的計算技術,但那些革命性的發明最終被蘋果和微軟大規模商用。
廚電企業的技術和產品研發應避免上述問題發生,需要在重研發的同時更重用戶需求,從滿足顧客的關鍵問題點出發,并以此驅動技術方案和工業設計方案的推進。
方太在雄厚的技術支持下,專注于滿足用戶需求的產品研發。通過反復市場調查,了解到吸油煙效果始終是人們對吸油煙機的最大要求,方太“油煙機開發團隊”立下軍令狀:不解決“吸油煙效果”,誓不罷休。經過多年研發,于2013年成功推出“具有前所未見吸油煙效果”的風魔方,今年3月底又帶來全新一代歐式機云魔方,讓歐式外觀和吸油煙好效果成功融合,引領中國家庭健康環保有品位的生活方式。
方太堅持“不上市、不打價、不欺客”,以“專心、專注、專業”的理念一直堅持推出高端廚電精品。當然,像這樣不追求行業規模和市場份額的公司戰略并不是誰都能夠長期堅持的,而方太的“技術控”形象和成果至少給未來的廚電行業帶來了不同的發展思路。
相比千變萬化的科技業,傳統制造業的創新更為艱難。特別是在產品供大于求的當下,產品制造力早已被產品價值力所取代,而對技術和產品的重視能夠幫助制造企業將產品價值發揮到最大化。
購買寶馬、奔馳車的人有時候并不在乎車本身能跑多快、開多久,而是駕駛他們所能享受到的快感和身份的象征;同樣一杯口感、原材料、杯子大小都一樣的咖啡,在路邊店八元可以買到,但在星巴克卻需要四倍多的價格,那是因為除了咖啡,你還要為星巴克的文化氛圍、環境,甚至包括你聽到的每一首音樂買單。對產品本身賣點的了解,以及對客戶需求的把握和過硬的技術實力是成就傳統企業的關鍵,也是方太能一直處于高端廚電行業領先地位的真正“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