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深兩市公布的2013年年報和2014年1季度季報顯示,白馬成長股的盈利增速遠高于大盤藍籌股和小盤黑馬股。多家券商表示,隨著1季報公布完畢,白馬股的市場預期和股價均已調整到位,進可攻、退可守的優質白馬股、特別是消費白馬股,已經具備重新出發的條件。
白馬股業績增長堅挺
業績對股市投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從2012年至今,漲幅曾超過100%的股票中,除去少部分游資炒作的題材股外,大部分個股具備當凈利潤大幅持續增長的特點。像投資者耳熟能詳貴州茅臺、中集集團、中興通訊、青島海爾等一大白馬股都有穩定業績做支撐。
而白馬股成長盈利增長的根源,主要是來自這些公司的營收增長。在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的中長期趨勢和經濟結構轉型升級之下,成長行業中的龍頭公司,往往能夠憑借規模優勢、資金資源、獨特技術和品牌渠道等核心競爭力持續擴張。
白馬股存在向上的空間
白馬成長股由于其高增長的性質,理應在市場上獲得較高的估值。但從去年4季度開始,一部分醫藥、環保和大消費行業的白馬股經歷了大幅度的調整,許多股票從高點下跌接近或超過30%。在過去兩個季度,部分白馬股的估值快速回調,PE基本都在27倍上下,遠低于中小板的34倍和創業板56倍。因此,白馬股存在較大的安全邊際,存在股價向上修復的空間。
此外,今年春節后,基金重倉股里較為集中的經典成長股,也由于基金減倉、季報平淡等因素出現了持續調整。4月末,更是出現了基金多殺的現象,一些調整不充分和業績無驚喜的成長股紛紛跳水。隨著4月份1季報公布完畢,多家券商認為,市場預期和股價調整到位,白馬股已經具備重新出發的條件。
Wind統計,今年1季度末股票型和混合型開放式基金持有股票占凈值的比例為80.99%,是2010年以來股票持倉的低點。而今年4月底與1季度末基金股票持倉比例相近,因此5月份基金減倉的壓力不大。
消費白馬股受機構青睞
雖然4月末伴隨著大盤的下跌和1季報的公布,前期調整幅度較小的白馬成長股開始大幅補跌。但反觀1季報,多數白馬成長股仍保持了穩健增長的態勢,業績確定性高。洗盡鉛華的白馬股動態市盈率已接近歷史估值底部區域。比如青島海爾的市盈率已經在10倍以下,已經跌無可跌。
從行業上看大消費領域的股票受到券商的青睞,比如汽車、家電、高鐵、蘋果產業鏈、LED等。上海證券建議,5、6月份是買入白馬成長股是最為確定性的投資機會,建議在股票調整中布局估值低、業績增速良好的汽車、家電行業股票,而且越跌越買。而長江證券更是把家電股看成是弱市行情的避風港,建議投資者積極關注估值具有較強安全邊際的白電龍頭青島海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