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來自深圳的智我科技宣布以“ZIVOO”品牌打入智能 家居 市場。在其CEO鄒超洋洋灑灑的演講中,關于其品牌定位部分,理由很簡單,智能 家居 市場大鱷級玩家眾多,“硬碰硬”的時代快要過去了,所謂戰略勝則大勝,戰略敗則大敗。爸爸去哪兒這個問題必須搞清楚,不然走兩步就掉坑里了。
鄒超的一句話讓現場興趣盎然,他說ZIVOO想“使用科技來讓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變得更密切”。鄒超認為一個智能的家庭首先需要有讓全家人娛樂分享的魅力,其次需要改變家庭生活方式,第三是家庭成員的健康。等等,這是要重構家庭關系的節奏嗎?要這么說智我科技應該改名“智我們”科技嘛。
話說回來,ZIVOO的這個理念在追求高精尖的智能 家居 界頗為獨樹一幟。綜觀整個市場,無論是成名大佬還是山寨雜牌,大都陷在“技術”、“功能”和“配置”的泥沼里,總感覺就是一個個盒子公司,而做出來的東西也就供電子控、IT宅男們自娛自樂。當然,不是說這類需求不能成就大市場,蘋果不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但問題是,智能 家居 里好歹還帶個“家”吧?“智能”還是“ 家居 ”,發音重點落在哪里,這是個大問題。我們真的需要一個“智能水杯”,來記錄我們喝了多少水?我們真的需要一臺“智能跑步機”,來記錄我們跑了多少步?未必。但是全家聚在一起,通過盒子唱唱歌、玩玩游戲,這又不一樣了。畢竟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智能,更是“在一起”的快樂時光。人機交互最重要的是“人”。
因此ZIVOO 不從單品切入,直接瞄準家庭生活的搭建,這還有點意思。大家都在學喬布斯,喬幫主可是重新發明了手機哦,同理可證,智能 家居 也應該重新發明“家”才是王道。不過呢,方向雖然很美好,路徑注定是曲折的。從ZIVOO發布的產品來看,目前其對家庭關系的建設還處于探索階段。ZIVOO“智盒”目前接入的應用多在 UI 上在做了簡化適配,而且比較強調“家庭成員共同娛樂”的場景,但是否會更受老人和小孩歡迎還有待反饋。另外K歌模塊里加入了排行榜和包廂等功能,奔著K歌社區的目標而去,也算與打造“智能家庭娛樂中心”的初心吻合。但是接下來在產品之外的“家庭關系”軟性建設,也許才是對ZIVOO的一大挑戰。不可否認,小米、錘子等公司雖然目前只盯緊個人用戶,但其在群體社區(如米粉)的經營也相當出色。而ZIVOO在家關系的落地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尤其是如何把中老年人群體納入自己的生態圈值得仔細思考。在這方面,ZIVOO有一定的嘗試,ZIVOO 的智能路由裝了一個 1TB 的大硬盤,智能開關做了 WiFi 中繼,還弄了一套家庭成員賬號系統,估計是想來個家庭私有云吧。
也許ZIVOO還可以跟同道中人切磋一下。筆者最近看到一款躥紅的針對中老年群體的熟人社交應用“親友圈”,抓的也是家庭里的社交關系鏈,據說有點騰訊微信的感覺,鄒老板不妨去走訪走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