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建材業如何擺脫產能過剩危機?
這邊廂,國內樓市持續疲軟造成 家居 產品銷量低迷,外銷又屢屢受阻;那邊廂,家具建材企業為穩固企業形象和夯實市場份額,不斷引進生產線、研發新品,這就造成了供大于求、產能嚴重過剩的矛盾日趨嚴重。而流通環節租金的高企,也使得 家居 建材企業積極抱團自救,通過轉型升級、聯盟促銷、自建賣場等方式應對。
行業現狀
建材行業:投資增長率低
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室主任王曉明透露,“目前,正在研究制定的原材料工業“十三五”規劃中,化工、建材、有色、鋼材等行業,最主要的任務應該是化解產能過剩的問題。”
目前,建材行業的投資增長率非常低。數據顯示,今年1~4月份,規模以上建材工業完成主營業務收入1.3萬億元,同比增長14.35%,實現利潤總額829億元,同比增長29.9%。雖然業績在增長,但出現規模以上建材企業數量減少和主要產品價格下降的情況,市場環境仍然不容樂觀。
對此,中國建筑衛生陶瓷協會秘書長繆斌對記者表示,建材是剛性需求,現在的過剩其實是相對過剩。比如日本、歐美經過長期發展,需求在下降,如果再擴大產能就是過剩。但我國現在是有需求,但是購買力不足。
陶瓷衛浴:產能過剩10%~15%
作為裝飾建材中最傳統和需求量最大的陶瓷衛浴行業,起步早、品牌多、產能大,在市場調整的過程中出現的產能過剩的情況尤其明顯。業內專家指出,當前陶瓷行業產能過剩比例約為10%~15%,產能過剩的直接后果就是造成資源浪費,企業資金周轉困難。
“如果按照去年的市場需求來看,當前陶衛行業的產能大概有10%~15%屬于過剩。”廣東省陶瓷行業協會會長陳環指出,受樓市調控影響,眾多瓷磚企業開工不足,產能過剩矛盾凸顯。
對于制造業而言,產能過剩并非新鮮事。據陳環介紹,陶瓷行業平均每兩年會出現周期性波動,例如2008年金融危機影響下,陶瓷企業普遍經營乏力,從2009年開始行業轉為火爆,2010年也算符合預期,但2011年開始再次走入下行期,2013年以來,形勢尤為嚴峻,“一些大的瓷磚廠家通常有十幾條、二十條窯爐,現在只有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的窯爐開工運轉,或是處于半開半停的狀態。”
櫥柜:產能過剩5%~10%
廣東省櫥柜行業協會執行會長徐秀華表示,盡管櫥柜定制是當下 家居 市場的明星行業,品牌最活躍、社會關注度最高、年輕群體裝修需求最大,但由于看到櫥柜市場的巨大潛力,眾多內行外行紛紛染指,品牌林立,還是出現了產能過剩的情況。全國每年櫥柜產能超過200億,平均過剩5%~10%。作為協會來說,我們會對企業進行適當警示,不要盲目進入或上馬新項目。
家具業:產能過剩30%
從皇朝家私等多個上市企業年報業績下滑到近日傳出的某知名家具品牌破產的傳聞,家具行業產能過剩的情況可見一斑。行業數據顯示,國內家具業預計產能過剩約30%,目前行業開工率只有60%~70%。”
中國家具協會理事長朱長嶺指出,中國家具市場正由供不應求向供大與求轉變,不管是家具生產基地的廣東還是四川,產能都處于過剩狀態,行業處于轉折期,不久的將來可能有一批企業將要被淘汰掉。如果要在“洗牌”中搶到市場先機,轉型升級是關鍵。
業界建議
出路1:轉型升級調整模式
雖然閑置的產能讓個別企業感到了負擔,但對于整個行業發展而言,業內專家表示,產能過剩也有利好的一面。廣東省建筑裝飾材料協會常務副會長陳炳榮認為,部分能耗高、缺乏技術含量和營銷手段的企業,可能因產能過剩而轉產或倒閉,這也在逼迫企業升級換代,加速行業的優勝劣汰,有利于新技術、新設備、新研發的推進落實。
中國建筑衛生陶瓷協會秘書長繆斌指出,企業要意識到過去那種高增長發展模式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所以在當前形勢下,企業必須調整發展模式,即由過去的重數量、重速度調整到重效益、重質量的層面,在投產之前應當做好市場調研,避免因對需求判斷失誤而盲目擴大產能。
出路2:
主抓營銷保增長
在營銷方面積極開拓市場來消化現有產能,也被陶瓷企業所重視。東鵬瓷磚廣州分公司總經理張翼稱,下半年將更加主動地“搶銷量、保增長”。越是市場不好的時候,越是需要將大眾化的產品進行平價處理以消化庫存。二手房、兩限房都是瓷磚衛浴企業接下來需要重視的市場,這將有利于盤活資金、釋放產能。
出路3:
研發新品求創新
面對淡季的市場,很多地板企業在產品研發和工藝上尋求創新,提供有助于新產品研發的新型原料,以期通過新產品的差異化為淡季市場注入活力。生活家地板董事長劉碩真表示,想要成功消化掉產能,地板企業就不能再一味求大或追求擴產,不能再像以前那樣粗放經營做“大路貨”,而要利用現有的人力、物力來做更精致、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更高的地板產品。
出路4:
品牌抱團自救
為應對賣場高昂的租金,節約流通成本,除了聯盟促銷外,當下很多建材品牌開始抱團自救,以產業資本的模式自建銷售渠道。比如,去年底21家 家居 建材企業聯合成立了中陶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今年7月,廣州有26家家具建材代理商加盟e房商業模式,自建了家具建材體驗中心。
華美立家總裁賈鋒對記者表示:“現在建材行業渠道環節多和成本高是主要難題。最大的壓力就是租金,租金成本要降到5%才是合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