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高鐵的快速擴張,建筑裝飾市場將迎來新一輪機遇。除了最為直接的站房裝飾外,高鐵沿線地產的升溫也源源不斷地為裝飾市場輸入活力,逐漸興起的高鐵新城為裝飾市場帶來無限商機。不僅如此,包括裝飾業在內的一系列產業,也有望搭乘中國高鐵走出國門,笑傲全球。
高鐵,正在成為一股重要動力,推動裝飾市場深入發展并不斷升級,引爆一個又一個市場熱點。
坐擁利好政策,裝飾市場增長可期
中國的高鐵正在飛速發展。截至2013年末,中國的高鐵總營業里程達到11028公里,在建高鐵規模達1.2萬公里,成為世界上高鐵投產運營里程最長、在建規模最大的國家。
飛馳的高鐵帶來的“風時代”已悄然開啟。
據統計,2014年中國高鐵固定資產投資總額重回8000億元峰值,極有可能創歷史新高。在建項目從年初的44個增加至64個,其中新開工項目14個;年內要建成運行線路12條,投產里程達到5253公里,為歷史最高水平。
根據《中長期鐵路網規劃》,我國高鐵發展以“四縱四橫”為重點,構建快速客運網的主要骨架,形成快速、便捷、大能力的鐵路客運通道,逐步實現客貨分線運輸。同時,以環渤海地區、長三角地區、珠三角地區以及遼中南、山東半島、中原地區、江漢平原、湘東地區、關中地區、成渝地區、海峽西岸等經濟發達和人口稠密地區為重點,建設城際高鐵,覆蓋區域內主要城鎮。
到2020年,我國鐵路營業里程將達到12萬公里以上,建設客運專線1.6萬公里以上。加上其他新建鐵路和既有線提速線路,我國鐵路快速客運網將達到5萬公里以上,連接所有省會城市和50萬人口以上城市,覆蓋全國90%以上人口。
高鐵不僅在國內舞動經濟,在國際市場同樣叱咤風云。在國際市場上,中國高鐵正在成為一張耀眼的中國名片。在去年訪問泰國和今年訪問非洲及英國之際,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均積極向訪問國推銷中國的高鐵技術。在高鐵外交政策以及良好的產業政策、穩健的開放政策等因素影響下,中國高鐵在海外市場成績斐然且前途無量,比如非洲、歐洲、南亞市場等。駛出國門的中國高鐵也將帶動一系列產業外移,在高鐵站房裝飾等領域越來越具專業優勢的中國裝飾企業,也有實力借中國高鐵這艘航母出海,吹響國際化號角。
一個巨大的想象空間正在形成,疾馳的高鐵拓展了建筑裝飾行業的市場空間,對建筑裝飾的品質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隨著高鐵不斷開疆拓土,由此延伸出來的裝修市場迅速擴大,日益完善的高鐵網絡將成為建筑裝飾的強勁引擎,引爆市場。
高鐵站房市場待掘金
美國建筑大師沙里寧曾經說過:“城市應該是本書,從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負,可以看出這個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什么。”一個城市的面貌不僅展現著城市性格、地區人民的智慧,也匯聚了人們的精神文化追求。
隨著高鐵的快速發展,一座座鐵路客站漸次林立于華夏大地的版圖之上。
一座高鐵站房代表著一個城市的形象,是一個城市的“門戶網站”。高鐵站房除了追求功能多樣、技術創新、美觀大方外,還需要彰顯地方特色,表達地域文化。不僅如此,如今的高鐵站,已完全超出交通樞紐的含義,開始散發出越來越濃的商業氣息。除了建筑設計外,在裝飾風格和實用功能上,高鐵站房也有了越來越多的訴求。
據北京南站設計總負責人王睦介紹,北京南站的設計靈感來源于天壇祈年殿。中央主站房微微隆起,東西兩側各兩跨鋼結構雨棚,層層跌宕,融入了古典建筑“三重檐”的傳統文化元素,承載著皇家氣韻,延續著古都文脈,成為佐證北京歷史神韻與現代氣息完美結合的標志性建筑。
重慶北站以“山城迎賓至,三峽迎客來”的設計理念表達出重慶市剛毅而現代的城市性格;改擴建后的廈門火車站不僅外觀包含“白鷺展翅、臺海橋梁、鋼琴之島”的設計理念,內部裝飾也處處體現廈門元素、閩南文化精髓;三亞站位于景色宜人的海南島,散發著迷人的亞熱帶風情……
高鐵站房的裝飾風格是城市歷史和文化的一面鏡子。然而,隨著大量高鐵面世,缺乏特色、無風格、布局毫無新意的站房日益泛濫,同質化現象日漸凸顯。富有文化內涵的火車站呼喚與之匹配的裝飾藝術,裝飾企業必須挺身而出,張揚高鐵站房的個性,為中國的城市形象奉獻自己的力量。這樣的使命注定了車站裝飾將成為一個重要板塊,推動經濟發展。
高鐵產業鏈蘊含巨大市場價值,裝飾裝修、室內(外)給排水、電氣、設備安裝、通風與空調工程等業務若可以隨之展開,順利開拓高鐵車站市場,則中國的高鐵裝飾市場將迎來新一輪爆發式增長。
無論是已開通的武廣高鐵、廈深高鐵、廣州直達南昌高鐵,還是即將開通的合福、滬昆高鐵,在站房裝飾市場新起點上,一盤高鐵裝飾新棋局正在徐徐鋪開:隨著聯結三地的滬昆高鐵與京廣高鐵在長沙“握手”,頃刻間,一個大大的“十”字形高鐵網絡已初具雛形。可以預見的是,在2014年地產低迷的陰霾中,業務下滑的裝飾業有望在高鐵建設大潮中殺出一條通道,由建設高鐵帶來的一系列裝飾工程將為其鋪就“黃金大道”。
以廣州南站為例,其總建筑面積超過60萬平方米,整體建筑包括主站房、無柱雨棚、高架車場(站臺)、停車場等,總投資130億元。
作為京津城際鐵路的龍頭站和京滬高速鐵路的起始站,北京南站占地面積49.92萬平方米,車站建筑面積25.2萬平方米,站臺雨棚面積7.1萬平方米,高架環路面積2.3萬平方米,體量堪稱巨大;地面鋼結構部分,被人形容為“龐大的宮殿”,而支撐“宮殿”的鋼結構,動用了6.5萬噸鋼材。
由北向南,自東向西,一條條高鐵已匯結成網。“誰持彩練當空舞”,一條條上千公里的高鐵,已將裝飾行業推上發展的快車道。無論是工程的體量,還是投資額,都給了市場一個可以充分想象的空間。可以預見的是,作為連綴在高鐵線上的一顆顆珍珠,高鐵站臺將為裝飾業開辟一個萬億級的戰場,裝飾業亦會為高鐵站臺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