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如今買家電還要到專賣店挑選那些千篇一律的成品嗎?近日,鄭州的裴先生購買了全球第一臺個人定制的空調,青島的劉先生擁有第一臺個性化專屬定制的免清洗洗衣機……互聯網時代下這些熱衷“嘗鮮”的弄潮兒成為海爾工業4.0戰略下的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通過U+智慧生活的入口,將自己個性化的需求與互聯工廠對聯。在用戶交互定制平臺上生成訂單,智能制造系統會自動排產,并將信息傳遞給所有的模塊商,平臺上的全球一流設計資源、模塊供應商共同參與,最快滿足用戶這一個性化的需求……“整個過程只用了三天時間。”海爾個性化空調的訂購者裴先生表示,通過手機,就可完全掌控訂單——每一個工序,每一個裝配細節,都實時可察。
其實,早在2012年海爾就開始了互聯工廠的實踐,目前已建成沈陽冰箱、鄭州空調和佛山洗衣機、青島熱水器四大互聯工廠。而且已有數千名用戶向這些工廠發出了個性化的訂單,而很快,他們都將像裴先生那樣,拿到“自造”的產品。
在第16屆上海家博會上,海爾進一步釋放了實施工業4.0戰略、構建個性化定制智能互聯工廠的重要信號,將碎片化、個性化的用戶需求與透明化的制造體系高效對接,宣告大規模個性化定制模式時代的全面落地。
而實現用戶這一個性化定制需求的“支撐平臺”就是海爾互聯網工廠的前端—— “眾創匯”用戶交互定制平臺。在這個平臺上,用戶可以通過多種客戶端向互聯工廠提交訂單,實現個性化定制和眾創定制,并獲得需求、設計、制造、配送全流程可視。零距離對話,即時查看產品“誕生”的整個過程,如定制內容、定制下單、訂單下線等10個關節性節點,整個過程完全“透明”,都在用戶“掌握”之中。用戶交互定制平臺的上線意味著用戶不再是產品的旁觀者,而是可以全流程參與其中,開啟了人人自造時代。
不再是傳統工廠完全固化的封閉式制造,甚至也不僅僅是將制造交給先進、智能的機器人,在海爾,互聯工廠比人們想像中的要“激進”得多。與傳統工廠相比,互聯工廠起到聯接用戶、供應資源和企業的紐帶作用。以模塊化為基礎,互聯工廠成為為用戶提供個性化定制體驗的“主體”。據了解,海爾互聯工廠的架構構建了一張動態抓取用戶需求、快速整合全球最優資源的強大網絡,將碎片化、個性化的用戶需求與智能化、透明化的制造體系高效對接起來,是對“中國制造2025”戰略的率先實踐。
德國弗勞恩霍夫研究院首席科學家房殿軍教授認為,在全球范圍內,海爾對工業4.0戰略的探索和實踐是非常超前的。海爾互聯工廠將用戶、模塊商和工廠等要素,用開放平臺的方式聚集到一起,成為家電行業甚至其他行業的轉型升級的新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