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主動變革,創造未來
當前,互聯網和傳統工業的融合將是中國制造新一輪發展的制高點,智能制造將是中國制造業未來的主攻方向。所以,我們涂料企業未來的進一步發展方向,應是提供涂料的綜合解決方案或是人居的解決方案。為此,我們需要在以下幾方面進行轉型升級:
1、思維觀念要轉型升級
從根本上說,每個行業的市場結構都取決于獲取信息的能力,由于互聯網每個行業的價值鏈都將被重構和改變,所以幾乎所有行業都要基于互聯網重新思考。而與此同時,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人類社會正從IT(Internettechnology)時代加速向 DT(DataTechnology)時代邁進。我們可以在互聯網技術的基礎上,利用大數據技術挖掘用戶屬性數據、消費行為數據、社交數據、地理位置數據等海量數據,來分析消費者的顯性需求和潛在需求,從而更好地進行價值組合和價值創造。而數據量的暴漲又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和機遇,必然改變著人們的生活與工作方式、企業的運作模式和商業模式。
因此,在日新月異的互聯網大數據時代,觀念的轉型升級才是成功的起點。自己不懂技術不重要,因為數字溝通不在于技術,而在于“思想觀念”。轉型升級就是要把腦袋升級,只有腦袋實現真正的升級,我們才能思考如何利用互聯網的技術、思想理念與傳統行業進行嫁接、交融。
2、生產方式要轉型升級
涂料行業內不少企業正在逐漸從單純的生產型企業向生產服務型企業轉變。從生產型企業向生產服務型企業轉變,既是中國涂料企業發展成熟的表現,也是產業升級必然的結果,因為消費者的需求可以得到表達并能夠獲得生產者的回應。目前在生產主導到消費主導的市場經濟發展期間,消費者大多時候通過花錢去購買心儀的商品或消費優質的服務來決定什么將被生產。就像在歐美成熟的市場經濟體制之下,消費者的利益需求很大程度上決定商品將如何生產、服務將如何提供。
涂料企業從傳統的生產制造向生產服務型企業轉型,是中國建材市場低迷時期非常重要的戰略,也是行業發展的一大趨勢。目前,涂料企業正面臨著爭奪市場、創建品牌的關鍵時刻,面對國內市場的競爭,涂料企業要有營銷意識,做服務的意識,去適應現在的中國建材市場變化。這種轉型,需要企業在組織結構及人員構成、部門職能、企業運作模式等諸多方面有所轉變,并能向滿足顧客要求方面的延伸。
3、營銷方式要轉型升級
涂料行業的傳統營銷模式是一種產品從企業到經銷商,經銷商交給消費者的單向開環模式。現在,產品銷售去向的趨勢主要是互聯網對零售人流進行攔截。當80、90后已然成為社會的消費主力,而他們又高度依賴互聯網時,消費者就可以直接通過互聯網來與企業、經銷商進行雙向的互動。屆時建材市場的經銷網點將從活動中心轉變為體驗和交易中心,未來的絕大部分交易將直接在互聯網上進行。但這不是意味著所發展的僅僅是電子商務,因為網絡營銷只是一種重要的輔助手段,并不能完全替代實體店,而真正的產品——空間更多的是需要消費者去親身體驗的。
此外,在信息不對稱的時代,品牌是取得消費者信任的重要方式。但在互聯網時代,信息不對稱的鴻溝正在加速消失,導致品牌的塑造之道也要做相應的變化。在品牌弱化的時代,消費者主要關注的是產品的性價比。我們現在走定制之路,就是要嘗試利用云商模式來試圖找到一種嶄新的商業模式,從而抓住消費者的消費本質,創造需求引導消費者,而非單純的滿足和迎合。因此,最終目的就是打造一個O2O閉環商業生態圈,從而使企業可以更好地為消費者創造價值。
4、價值提供要轉型升級
對于未來的十年,價值的提升將是涂料行業努力的方向之一。就我們涂料行業來講,面對消費能力和審美品位越來越高的大量高端消費群體,我們也需要更多研究他們的精神和感性的需求,從而使我們的產品能跟得上這種變化。
以前單塊的涂料就是一種產品,可如今空間變成了一種產品,兩者的價值存在著很大的差異。一個空間除了涂料的品質、色感外,還融合了配套、設計、藝術等其他因素,可以給消費者帶來新的感受與價值體驗,再通過提供優質的銷售服務和售后服務,可以為消費者節省時間,提供便利。
5、組織架構要轉型升級
舊的商業模式中看重勞動、資本、分工等方面,而當大數據取代勞動和資本成為新的生產要素,整個信息生產力的形成會帶來生產關系的變革,以往的分工模式也變成了共享為主導、消費者為主導的模式。
在互聯網時代,信息結構本身決定了生產組織的結構、架構和方式以及商業模式。而互聯網的信息結構就是對等、分布、無中心。因此,如果涂料企業在“互聯網+”的大背景下還是“金字塔式”高度集權的至上而下的決策模式,還在抓傳統的流程和管控,不放寬視野,那么可以肯定地說,必然會被時代甩開。
四、創業時代,人才第一
面對這個創新層出不窮涌現、時刻在進行顛覆的時代,一切新生的力量銳不可當,無論進攻還是防衛,一切的競爭都將化為人才之爭。
商業的更新換代意味著人的代際更替和人才結構轉變,所以老企業要實現轉型和新生關鍵在于抓住新生代的人才。然而,這并不意味著我們這些久經沙場的老將就毫無希望了,相反,只要我們能夠與時俱進,擁有歸零的心態,并抱有振興行業的歷史責任感,在這個變革的大時代再次煥發創業的激情,那么我們就能“老當益壯,不墜青云之志”。
總之,我們現在要一方面積極引進“創新、創業、創意”的80、90后人才,把未來交給他們,另一方面要不斷歸零,重新出發,努力學習,不斷推動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并努力將其轉為行業的規則和標準,就有可能掌握行業未來發展的主動權和主導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