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紡織品是紡織三大終端產業之一,與消費者密切相關,中國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以下簡稱中國家紡協會)從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維護消費者權益出發,深入推進質量工作,著力推動龍頭企業導入實施卓越績效模式,引導行業領軍企業率先建立質量管理體系。”說起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帶來的好處,中國家紡協會會長楊兆華如數家珍。他表示,在協會指導下,我國家紡產品質量逐年提升,一大批行業骨干企業榮獲省級質量獎,超過20家家紡品牌企業獲評全國紡織行業質量獎,在家紡行業營造了重視質量、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全國家紡行業質量提升取得了顯著成效。
據介紹,中國家紡協會加強調研,發布質量報告,幫助中小企業建立質量管理體系,多措并舉抓質量提升。“調查研究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礎,協會注重開展行業質量專題調研。”楊兆華說,中國家紡協會發布年度《中國家紡行業質量(標準)發展報告》,提出家紡行業質量提升措施與建議;針對行業小微企業數量多的現狀,與江蘇南通家紡產業集群推行“質量合作社”,為中小企業質量提升探索新路子;深入實施“三品”戰略,2017年至2020年,家紡行業共有100多個產品獲得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評選的“紡織十大創新產品”;通過主辦行業設計大賽和發布家紡流行趨勢,幫助企業精準開發產品,引導消費。中國家紡協會還重視知識產權保護,第一個在展會和主要家紡專業市場上設立“知識產權辦公室”;免費為家紡大賽參賽者提供版權注冊和登記服務。江蘇海門的疊石橋家紡小鎮擁有知識產權試點園區、第三批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規范化市場等多張國家級產業名片。通過多措并舉,有力助推了家紡行業的質量提升。
家紡行業高質量發展離不開標準推動。隨著國家標準化改革深入,中國家紡協會充分發揮全國家用紡織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 302)的作用,在提升產品質量、引導消費、保障消費者權益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不斷完善國標、行標立足行業統領全局,團體標準立足差異填補空白,企業標準立足品質提升的整體布局,有效發揮了標準對行業的技術支撐和保障作用,推動了行業質量提升。該協會發起成立的中家紡團體標準化技術委員會,2017年以來,完成了20項團標的制定發布,特別是在引導健康消費方面做了有益嘗試。同時,不斷加大標準化工作宣貫力度,走進集群、企業宣貫標準,利用家紡各專業領域資源、協會專屬社交宣傳平臺,傳播推進行業標準化,提高標準的采標率,讓標準制定與規范生產緊密銜接。
2017年9月5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指導意見》出臺,中國家紡協會于當年9月19日在江蘇南通召開首屆全行業質量大會,率先發布《全國紡織行業(家紡)質量提升行動倡議書》,成為紡織領域第一個召開質量大會的細分行業,吹響了家紡行業質量提升的沖鋒號。此后連續3年,該協會都舉辦中國家紡質量大會,分享紡織行業企業優秀QC小組成果和卓越績效管理優秀實踐經驗,推廣首席質量官制度和“質量合作社”模式,組織開展行業質量管理標桿企業、實施卓越績效模式示范單位等推薦工作,為行業樹立質量榜樣。中國家紡質量大會圍繞“品質家紡”主基調,緊扣品質引領與服務消費升級宗旨,以質量體系建設為基礎,以工匠精神為主線,以時尚文化為積淀,以標準引領為導向,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有力地推動了行業質量提升往深里走、往實里走。
“近年來,市場監管總局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特別是聯合14部門共同開展的‘網劍行動’,在家紡行業中引起巨大反響。這次行動為家紡行業市場帶來諸多利好。”楊兆華建議,進一步加大對商標權、著作權、專利權等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探索改進知識產權侵權的證據認定程序,嚴厲打擊和震懾網絡侵權盜版行為;預防和制止平臺經濟領域的壟斷行為,保護市場公平競爭。同時,繼續加大對檢驗檢測行業指導和監管,提升檢測機構的技術能力、質量控制和供給水平,提高檢測公信力。中國家紡協會愿意接受包括市場監管部門在內的政府相關職能部門的指導,希望各職能部門在質量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安排方面加大對家紡行業的調研力度,針對家紡行業發展的熱點及難點、痛點,出臺更具有指導價值的政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