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日系品牌齊甩賣 國產巨頭忙接盤 還要迷信洋品牌家電嗎?

王云濤/圖
三洋電視、東芝冰箱、先鋒電視、三洋洗衣機……這些曾經的日本家電品牌產品,現在都成了中國品牌運營的產品。可以說,20年前歐美家電品牌向日系家電交棒的歷史正在重演。
曾幾何時,日本家電以技術優勢領導全球的多個市場,但近些年來,隨著中國廠商的迅速崛起,日本家電的領先優勢已經大江東去,中國家電企業開始全面接管日本在全球的市場。
新快報記者 陳學東
市場現狀
接盤速度越來越快
10月28日,四川長虹宣布,將作為“三洋”品牌在中國大陸地區的電視品類排他性授權使用者,進行“三洋”品牌電視的開發、生產、銷售和服務。通俗點說,就是四川長虹接收三洋電視研發團隊、營銷團隊、銷售渠道及三洋電視品牌中國區使用權。長虹相關負責人表示,借助三洋電視品牌的全球影響力,長虹將進一步整合渠道及全球資源、強化全球同步研發及響應速度、夯實全球供應鏈、拓展全球市場。
四川長虹整合三洋電視在中國大陸地區的資產,只是眾多本土家電廠商操盤日系家電品牌的一個縮影。今年9月,創維集團就與日本東芝株式會社對外宣布,創維旗下白電產業公司創維電器與東芝旗下生活電器公司東芝生活電器株式會社(TLSC)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就白電產品(冰箱、洗衣機、吸塵器)展開長期戰略合作,包括國內外市場銷售、產品開發、供應鏈及精益制造領域等全方位合作。
與此同時,創維和東芝還共推出11款冰箱、12款洗衣機和5款吸塵器。其中東芝冰箱采用了Picoion微離子除菌技術和電動觸控門技術、DSP數字變頻技術和多達12個多維傳感器;烘干斜式滾筒洗衣機則配備了可變磁力ACTIVES-DD電機引擎、帶有銀離子的除菌裝置。毫無疑問,創維可以利用日本的技術優勢彌補部分自身的不足,進一步提高市場影響力和占有率。
除了對中國市場的接盤,在海外市場這種“托管”同樣沒有停止。今年7月底,海信集團與日本夏普同時宣布,海信集團出資2370萬美元收購夏普墨西哥彩電工廠,和夏普電視美洲地區(巴西除外)五年品牌使用權,這也就意味著今后美洲地區的夏普電視業務正式劃入中國彩電陣營。
目的何在?
國際化“踏板”為全球而戰
事實上,最近幾年日本家電巨頭在中國甩賣品牌的情況越來越多,尤其以三洋和東芝最為熱衷。以三洋為例,在日本和東南亞,三洋牌的白色家電是海爾的;在中國大陸,三洋牌白色家電是惠而浦(中國)的,彩電是長虹的。東芝彩電業務在中國市場由TCL運營,海爾早在2011年就收購了三洋電機白電業務和高端AQUA品牌。所以,國人所熟知的三洋、東芝等日本知名家電企業,其實都已成為中國企業的運營品牌。
日系家電最近幾年的潰退已不算什么新鮮事兒,不過對于每況愈下的日本家電品牌,國產家電巨頭為何要忙于接盤呢?
其實,首要原因是中國的自主品牌在全球的影響力仍舊比較弱。中國家電的短板就是大而不強,以規模制勝。雖然說在中國市場以摧枯拉朽之勢把日系家電逼到了墻角,但自主品牌的影響力仍然偏弱,收購日系老牌巨頭可以在短時間內提高中國品牌在國際上的認可度和影響力,算是一條捷徑。
在日系家電每況愈下的大背景下,未來全球家電行業大戰將在中韓之間展開,從這個角度來說,中國企業要盡快補上海外這一塊短板。“但是中國企業收購日系品牌最好是在國際上收購,從以往經驗看,在國內收購某個品牌,最終是為了 消滅 它,而在國際上收購則可以更好地利用其品牌影響力、渠道、客戶等。”中怡康品牌中心總經理左延鵲說。
左延鵲還認為,日本家電品牌如索尼、松下、東芝在國際市場耕耘了幾十年,在海外市場有工廠、銷售網絡和供應鏈,具有一定品牌影響力,中國家電企業收購日本品牌,做得好就是一條事半功倍的自主品牌國際化捷徑。
相關報道
細數曾被托管的 “洋品牌”
惠而浦空調
惠而浦是具有百年歷史的全球領先家用電器品牌,創立于1911年,總部位于美國密歇根州的奔騰港,是世界上最大的大型家用電器制造商,是全球500強企業。2008年惠而浦與蘇寧正式“聯姻”,標有“惠而浦”標簽的空調已成為蘇寧的自有品牌產品,由蘇寧找代工廠生產,隨后貼上惠而浦的標簽來出售。消費者在賣場買到的惠而浦空調其實并不是純正洋品牌,只是貼了洋品牌的國產空調。
伊萊克斯空調
伊萊克斯是1919年創建于瑞典的一家電器設備制造公司,目前在60多個國家生產并在160個國家銷售各種電器產品。伊萊克斯在中國的發展并不好,影響力一直不如本土品牌。2009年,伊萊克斯將空調品牌獨家銷售權授予國美,后來擴展到了伊萊克斯全品類產品。伊萊克斯不再在華從事家電的生產和銷售,而只收取品牌管理費用。由于伊萊克斯的市場份額一直很低,國內知名家電企業不情愿為其“貼牌”,最終,伊萊克斯只能和一些中小型家電企業合作。
三洋洗衣機
日本三洋電器集團是一家有60年歷史的大型企業集團,總部位于日本大阪。但國內賣場的三洋洗衣機其實不是日本三洋電器集團出品,而是合肥榮事達三洋電器所產出的。2013年8月13日,合肥三洋發布公告稱,惠而浦斥資34億元獲得了合肥三洋51%的股份,成為公司最大的股東。惠而浦公司曾明確表示,惠而浦成為合肥三洋的控股股東后,凡是合肥三洋已有業務以及未來規劃的業務,公司將全部集中到合肥三洋,不再使用其他代工工廠。
東芝電視

2010年10月,東芝與TCL在廣東惠州成立了“東芝視頻產品有限公司”,標志著東芝和TCL的合作進入前所未有的深層次,東芝向TCL以ODM方式委托加工東芝彩電。如今在賣場中看到東芝上市的新品彩電,大多產地為惠州。
先鋒彩電
先鋒這個電視品牌因為先進的等離子技術為人們所熟知,然而在中國市場上銷售的先鋒液晶彩電已經不再只是先鋒血統了。2010年8月,日本影音市場領導品牌之一的先鋒公司與蘇寧在南京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由蘇寧電器獨家承擔先鋒液晶彩電在中國的銷售工作,包括物流、售后服務等一系列流通環節的職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