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5年中國家電博覽會上,無論是海爾、美的、創維等傳統家電大佬,還是京東、360、樂視等互聯網新貴,或推出智能系統和產品,或主推和參與搭建智能平臺,一場智能 家居 的圈地大戰進行得如火如荼。
有這樣一座太平洋西北岸風格的別墅,但其內部設施卻能讓所有賓客產生置身于科幻大片的即視感。 從一進門開始,每位訪客都會領到一個內置微晶片的胸針,預先設定其偏好的溫度、濕度、燈光、音樂、畫作等條件。無論走到哪里,內置的感測器都會將這些資料傳送至WindowsNT系統中央電腦,將環境調整到賓至如歸的境地。因此,訪客每踏入一個房間,藏在壁紙后方的揚聲器都會響起他喜愛的歌曲,墻壁上則投射出他熟悉的畫作,甚至他在游泳池戲水時,水下都會傳來悠揚的歌聲。整座建筑物埋設了84公里長的光纖纜線,墻壁上卻看不到一個插座。
這就是比爾·蓋茨從1990年起斥巨資打造的高科技豪宅。自此以后,智能 家居 控制系統逐漸走進人們的視野。進入21世紀,智能 家居 的概念在國內迅速推廣開來,智能產品生產商逐漸增多。
到2015年,國內智能 家居 行業經過多年發展,經歷了由快速增長到冷淡到再次火熱增長的起伏的過程。在2015年中國家電博覽會上,無論是海爾、美的、創維等傳統家電大佬,還是京東、360、樂視等互聯網新貴,或推出智能系統和產品,或主推和參與搭建智能平臺,一場智能 家居 的圈地大戰進行得如火如荼。據《2010-2015中國智能 家居 產業發展趨勢與投資機會研究報告》預測,我國智能 家居 市場規模2015年將達到1240億元。
盡管智能 家居 對消費者的吸引力巨大,但消費者對目前的智能 家居 產品似乎并不滿意。據騰訊家電此前發布的一項關于智能 家居 預期的調查結果顯示,目前用戶對智能 家居 的感興趣程度達到95.2%,但有87.5%的用戶對智能 家居 現狀不滿,表示跟預期完全不符,或低于預期;36.62%的網友表示現在的智能 家居 和預期完全不沾邊。
今天的智能 家居 市場,似乎陷入了“偽智能”的尷尬局面。消費者想要蓋茨式的居家環境,通過產品的智慧功能與人性化設計,給人為的操作“做減法”。然而,企業提供的卻是“為了智能而智能”的傳統產品,反而在所謂的智能功能上“做加法”。 原本簡單的操作因為“智能”反而變得異常繁瑣,用戶自然很難被激起購買欲。
目前多數智能 家居 產品呈現兩種狀況,要么在一件智能單品上做到“單點極致”,要么為傳統產品增添一些智能功能并冠以“智能場景”的稱號。
“單點極致”是互聯網時代備受追捧的一種思維。由于過去不同市場的應用之間往往呈隔離狀態,解決人們連續性場景需求的應用沒有覆蓋完整,“單點極致”思維確實一度成為企業快速占領市場的捷徑。然而,極致畢竟是一個過程,而非一種持續狀態。在人工智能時代,今天的極致明天就有可能過時。與此同時,隨著移動互聯網普及,應用之間越來越開放,和線下服務的對接也越來越普遍,通過產品交互滿足連續性需求的成本大大降低。人們對產品的期待值,在于勾勒出一條功能線,而不僅僅是一個個孤立的功能點。
“單點時代”正向“場景時代”過渡。智能 家居 的產品思維,也必須轉向場景化功能鏈接。
遺憾的是,目前市面上大多數產品所謂的“智能場景”,僅僅實現了“便捷化”而非“智能化”。這些產品的構造,大多是內置智能芯片、傳感器的硬件產品加上手機應用。用戶可以通過手機遠程控制或定時開啟家里的設備,如讓空調自動打開、白熾燈自動亮起、熱水器自動加熱等。但從本質上說,這些功能無非是幾種智能單品的功能銜接,把原先的多個開關或遙控器納入一個手機APP中,至多只能算是智能硬件和 家居 產品的物理結合。
很多企業都對“云端”概念缺乏深刻認知。那些延續傳統營銷思維的智能 家居 企業,依然希望用一次性的極致產品征服用戶,忽略了用戶的后期參與。事實上,通過云端產生服務,才能生成更持久的價值。
而服務云端化才能打破單品體驗之間的獨立性,建立一個體驗的閉環,并借助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及機器學習技術的支持,實現數據的云端存儲和分析,從而不斷迭代,為用戶提供精準的智能服務。
從使用邏輯來說,智能 家居 的產品設計,應當努力為用戶減少“本地化決策”,代之以“云端化決策”。通過云端分析,智能插座就可以通過傳感器判斷家中是否有人,然后將信息傳至云端,根據云端存儲的數據,判斷是否應當關閉電源,或關閉哪些電器的電源,并自動執行這一判斷。基于云端分析,當家中有人時,智能 家居 可以自動調至適宜的溫度和濕度;當家中無人時,也可以自動關閉相應的電器。
對于一套智能 家居 控制系統來說,產品與產品之間的聯動非常重要。用戶希望只需發出一個指令,就可以讓多個智能 家居 產品聯動提供服務。這種聯動服務對產品的穩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事實上,這也是當前智能 家居 行業發展的一大弊病。許多智能 家居 產品的生產者將主要精力用于花哨的功能設計和系統技術的更新,為了實現所謂全方位的智能控制而一味追求華而不實的功能,卻在此過程中忽略了用戶最關心的問題——系統的穩定性。
如今智能 家居 其實就是一個小型物聯網,需要通過各類傳感器采集相關信息,并通過對這些信息的分析、反饋,實現相關功能。因此,智能 家居 產品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良好的硬件基礎上,如果沒有容量足夠大的存儲設備,將會造成信息難以儲存,甚至大量的數據會遺失或錯位,自然更難對其進行針對性的查詢分析以及計算。而智能 家居 控制的關鍵就在于穩定性,失去穩定性,智能 家居 也就遠離了“智能”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