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傳統家電企業受到來自互聯網企業的挑戰。“樂視”、“小米”等互聯網品牌瘋狂進攻、“易購”、“京東”等電商渠道迅速崛起,深刻改變了家電行業原有生態。為了應對新形勢,幾乎主流的家電企業都開辟了新戰場:力推互聯網子品牌。
日前,在格蘭仕旗下互聯網品牌“UU”正式上線一年之際,格蘭仕銷售總監沈國輝向記者表示,新生代年輕消費者追求一步到位的高品位生活,UU將聚合全產業鏈力量,“甩干”高端主流家電的價格水分,力推一步到位的極致價格,讓年輕消費者都敢消費。“經過一年的電商試水,UU依托企業全產業鏈基礎和全網消費者大數據,產品的外觀設計、功能配置、價格定位都是以用戶為導向,直擊需求痛點,已經具有鮮明的互聯網特征。”
這兩年,家電企業紛紛推出網銷專屬品牌。美的易酷客品牌主打小家電產品。國內六大彩電廠商的互聯網子品牌銷售更是如火如荼。包括:創維酷開、康佳KKTV、海爾統帥、TCL的TV+、長虹的QiCH和海信的VIDAA。各大傳統廠家對于設立互聯網品牌的初衷近乎一致:區別于原有品牌和產品特性,積極參與移動互聯時代對新生代群體的爭奪。
業內人士表示,以樂視、聯想、愛奇藝等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跨界競爭,進行硬件生產和布局,倒逼傳統家電企業介入到互聯網市場參與競爭。當然,傳統家電市場需求和用戶需求也正在悄然轉變。新生代用戶認可互聯網的銷售模式,更在意這種新型的體驗化營銷,加上價格刺激,勢必影響深遠。家電企業推出互聯網子品牌進行市場卡位是大勢所趨。
不過,業內人士同時提醒,建立新品牌,也要規避風險。如果面對不同的消費群體卻采用同一品牌,容易造成“四不像”。此外,部分家電企業將線下產品“老黃瓜刷綠漆”,偽裝成新品、新設計,加高價在電商平臺售賣。甚至打出C2B定制概念牟取暴利。傳統家電企業互聯網化仍需要以創新驅動為核心,真正實現全產業鏈從B2C到C2B的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