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變頻時代到智能時代,人們對空調器也逐漸從功能性需求向舒適性需求轉變。智能、節能、健康、時尚被認為是空調行業未來的四大發展趨勢,其中三大趨勢與舒適度有密切的關系。6月30日,CQC聯合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召開“國家首批房間空氣調節器舒適性認證產品發布會”,公布了首批9家符合認證要求的空調品牌。會后,中國家電網采訪了青島海信空調營銷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總經理杜向陽。
青島海信空調營銷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總經理杜向陽
“從目前來看,由于天氣和市場容量下滑影響,2015冷年空調銷售同比負增長20%。而北京以城市市場為主,受天氣因素影響更大,整體市場下滑在25%左右全國居首。而海信在北京市場的銷量與去年同比基本持平,這得益于T系列炫轉空調的熱銷。”杜向陽說,“炫轉空調主打“智能和靜音”,實現了360°全角度送風,革新了空調的送風方式,由于采用了紅外人感技術,融合人體功能學,人走到哪風吹到哪,大大提高舒適度。柜機這種形態在整個市場上比較少見,雖然在外觀和性能上有所創新,但是在成本上并沒有提高。”
海信空調對舒適度的要求不止在一款產品上,而是實現技術的全面普及和應用。近幾年,瞄準用戶的差異化痛點,海信空調憑借關鍵性技術突破,向市場推出了具有顛覆性意義的6大系列精品,即智炫系列、智潤系列、智勁系列、智凈系列、智靜系列和智薄系列,滿足用戶對空氣溫度、舒適度、濕度、凈化度、運行靜音等不同的需求,將空調的舒適度提高到了一個新臺階。
談到對空調高端化的理解,杜向陽表示,“空調屬于環境電器一類,更多的是人的感應和舒適度,消費者需要的不是設備本身,而是溫度、相對濕度、氣流速度、潔凈度等創造出來的舒適環境。空調的隨身感功能使其可以自動感知環境溫度,WIFI云控制功能使其更貼心,如果沒有智能化的手段,就不能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后期用戶的不滿意就會越來越多。”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互聯網時代技術的創新必然會給這個行業帶來更深刻的變革。由于沒有技術,近年來江浙廣東等一些“螺絲刀企業”相繼滅亡。“他們做的僅僅是零件組裝,前幾年中國的家電品牌有好幾百個,大浪淘沙越來越少,近十年來中國家電市場更是沒有誕生新的品牌,未來家電市場的競爭是企業研發實力的競爭。” 杜向陽說。
在科技創新方面,海信體現出了大企業的“局氣”。早在四年前,海信集團就已開始布局智能制造,之所以做出這種判斷,得益于海信對定制消費和個性化需求趨勢的認同。海信空調可以通過“海信云”將產品和用戶聯系起來,在用戶開機聯網之后,工作人員在辦公室就能檢測用戶家產品運行狀態,在用戶還沒報修的時候提前得知產品問題,快速上門處理,這就相當于從空調出廠,到退出生命周期,整個過程都有專人管理。可以說,海信的智能更主動、更人性化,產品中體現出的“軟性制造”正在延伸海信的生態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