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上海市工商局通報了對流通領域兒童家具等5大類商品的抽檢結果,其中兒童家具不合格檢出率為50%。
不合格檢出率這么高,又涉及兒童用品,還是在上海這樣的大城市,這樣的抽檢結果令人吃驚。據了解,兒童家具不合格項目主要在結構安全和警示標志方面。比如,有的家具有銳利的邊緣和棱角,容易傷害兒童;有的折疊產品未在適當位置標示“小心夾傷”等警示語。
兒童家具的這兩項標準都是國家強制性標準,生產廠家不至于不明白,而要做到符合這兩項標準也非難事,在家具的棱角及邊緣部位,做個倒圓或倒角處理就行。
生產出這些不合格家具的企業,不要說缺乏力求優質的工匠精神,就連基本的對消費者安全負責、為社會提供合格產品和服務的意識都不足。所以,一方面,企業自身應當強化責任意識和質量觀念;另一方面,相關部門應強化監管,并依法加大對產品質量不合格企業的懲處力度。多措并舉,才能營造一個讓人放心的消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