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一勞動節」這個本該揮灑汗水的日子里,相信大部分人都和我一樣,只想賴在床上三天三夜。像大掃除這種事情,就交給專門為勞動而生的掃地機器人吧!
和為了洗衣而生的洗衣機一樣,掃地機器人完全看不出「人」形。它會看到地面上的垃圾,然后主動開啟吸塵器模式,把垃圾吸進肚子里。早上上班或者出門買菜的時候,只要放它出來溜達溜達,它就能吸飽一肚子地面上的垃圾。
——如果掃地機器人真的能好好掃地的話……作為一款「智能 家居 」,目前市場上一大批掃地機器人,都只能用「智商感人」來形容。
比如知乎上的一個小伙伴「包咪咪」就曾經吐了個大槽:
每天躺在床上都要看那個操蛋的掃地機器人風風火火地跑進來,默默地把我的拖鞋給挪走了。
然后聽到它卡住地毯了,卡住鞋帶了,卡住音響的底盤了,發出期盼的哀求聲。
然后還要把它抱上抱下榻榻米、陽臺、衛生間。
我覺得這孩子叫「智障 家居 」比較貼切。
真想說,小伙伴你還算是幸運的。如果家里有寵物,如果寵物不小心在地上拉了粑粑,那么這個勤奮的「鏟屎官」,絕對會產生出乎你意料的破壞力:它會把粑粑均勻地抹開在地板上,然后以一種「怪我咯」的表情委屈地看著你。
不得不承認,它抹粑粑的手法極其專業。因為它看似「亂跑」的運動軌跡,其實是經過一套很復雜的計算和規劃的。
清潔路線的規劃,一種采用「折線式」的,不撞南墻不回頭,碰到障礙物之后,隨機改變方向——一看就很隨便,很容易遺漏。為了彌補這個缺陷,后來增加了「蛛網式」清掃功能,結果過猶不及,很容易重復清掃。最后,終于有了一種「弓字形」清掃的這種合理的路線。
但是,再專業的手法,也彌補不了進門就看見一地粑粑無處落腳的心塞啊!
甚至還有懶癌星人開發了「掃地機器人組合技」:買一只專門掃地的,再買一只專門拖地的,分工合作,干活不累!

▲ 對,擦地機器人只是加了塊抹布……
現在什么都講究「綜合」,把越來越多的功能塞到一個設備里去,相比之下,連掃把和拖把都沒辦法合體,我們的 家居 更新進度實在是已經落后一大截了。
理想中的掃地機器人,應該褪去現在圓盤一樣的外形,站起來,能夠到屋里的死角,做到360度無死角清潔;
能夠檢測到屋外陽光的強度,太陽好的時候主動把衣服被褥曬出去;
像田螺姑娘一樣有一手好廚藝,八大菜系和各種西餐揮鏟就來;
家里沒人的時候,負責安保工作;
……
就是這樣一個服務周到的機器人管家!當然,過多的功能可能讓他沒辦法是一個正常的「人」的樣子,而是這種機械八爪魚一樣的造型。

▲ 《輻射4》|正在修剪草坪的多功能家用機器人
目前開發機器人的水平,韓國是國際公認最強的,后面還跟著一大串美國、日本、丹麥等等國家。但是這一類機器人開發的重點,基本上都是「功能」,在這些「使用」需求之外,我們最需要的其實是「陪伴」。在這一點上,之前一度成為網紅的北京龍泉寺機器人「賢二」,可以算是特別的代表了。

▲ 它可不是因為看上去「2」才叫賢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