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救市資金遇阻 夏普調結構適應鴻海風格
[中國家電網訊]據日經新聞7月16日報道,夏普正在進行結構調整,準備在白衣騎士臺灣鴻海集團的解救下開啟新的征程,但受到中國反壟斷調查的阻礙,夏普期待已久的救市資金遲遲未到。
周五,這家日本電子產品制造商宣布商重組藍圖,旨在使其運作更符合贊助商的嚴格的成本管理制度。其中涉及到把下夏普消費類電子部門的云服務促進中心變更至通信部門。
云服務計算中心有200至300名員工,一直在推進物聯網和人工智能在消費電子產品中的應用。例如夏普在7月6日新推出搭載了云計算和人工智能技術的電烤箱,能夠通過簡單的對話來幫用戶推薦食譜并選擇理想的烹飪設置。
像云服務推廣中心這樣的橫向組織,如果只專注于本身作用,就不能要發揮協同作用產生各種便利。但對于以富士康的組織結構最為盛名的鴻海,很難接受這種看不到具體效益的組織存在。因此,一個旨在不同的細分挖掘技術優勢的戰略組織,將會為了迎合贊助商而消失。
重組方案中還提及將日本和亞洲兩大消費電子公司的營銷業務以及企業業務融合成一個白電事業部。由于其中還涉及不屬于白電范疇的電視機以及其他產品,所以夏普的結構將會產生較大變化。未來兩家公司的人事和技術部門將分離成獨立的業務板塊。
阻礙重重
夏普最初預定在7月1日開始進行重大結構重組,但鴻海 3888億日元注資計劃延遲,它最終只進行了一小步。
當鴻海和夏普在4月2日簽署協議之時,鴻海董事長郭臺銘有信心在六月底完成交易,但是中國反壟斷機構評估這項交易的時間長于預期。本月初,夏普執行副總裁野村勝明在公司郵件中告知員工預計7月中旬將鴻海完成出資。野村在酒井新總部訪問市長竹山修身時,曾向他并保證交易將迅速通過中國批準。
除非鴻海完成投資,不然夏普無法實現全面的轉型,包括鴻海集團副主席戴正吳將任命夏普的下一任總裁。來去匆匆眼看到了七月中旬,由于與鴻海的合同延遲,夏普的業務表現也受到波及。(張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