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 行業風起云涌,迎來大變革時期。有的熱切期望通過上市獲得新的發展機遇,有的在謀求與強者優勢互補。
現狀篇 接踵上市
一年內8家企業上市
顧家 家居 等正排隊等候
如何保持可持續發展
2015年對于 家居 行業來說,是著實令人振奮的一年。紅星美凱龍、全筑裝飾、好萊客、曲美、多喜愛、富得利等8家 家居 企業輪番上市,讓無數人看到了 家居 企業的強勁勢頭。
2月17日,廣州好萊客創意 家居 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使其成為繼索菲亞上市后的第二家衣柜企業。自此,2015年 家居 企業上市的大幕便被緩緩拉開。3月20日,國內精裝第一股全筑股份登陸上交所。4月22日曲美股份頭頂“北京家具第一股”的閃亮光環掛牌上海證券交易所。而就在曲美上市的第二天,湖州富得利木業股份有限公司也順勢登陸新三板,成為浙江地板行業第一個上市的企業。5月27日,南興家具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5月29日,深圳巴倫斯家具登陸上海股權交易中心,創造出成立兩年即成功掛牌上市的行業奇跡。6月10日,多喜愛家紡股份有限公司以國內A股第四家家紡企業的勢頭進軍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小板塊。而千呼萬喚始出來的紅星美凱龍也于6月26日在港交所正式掛牌上市,這意味著中國 家居 零售業第一股正式登陸H股市場。除此之外,顧家 家居 、尚品宅配等 家居 企業均已出現在證監會所披露的擬上市名單之中。
一年之內,8家 家居 企業接踵上市,并創造出多個 家居 行業“第一股”的名頭,顯現出了 家居 這個擁有著4萬億元市場的行業依然是春意盎然的朝陽產業。
從1998年開始,國內地板、 家居 、瓷磚、家紡業就陸續有企業分別在上交所、深交所或者海外上市。應該說,上市對于 家居 企業有著巨大的優惠。在行業集中度相對不高的情況下,上市這一資本之手似乎成為企業站在龍頭地位最為快速的捷徑。但是上市之后企業也背負起了巨大的盈利責任,這就如同在刀尖上跳舞,美麗卻同樣兼具著危險,如何走上持續發展的道路才是上市公司應該考慮的重中之重。
強強并購
華日收購KD
居然并購元洲
強強聯合爭奪市場
倘若說企業上市是一門在刀尖上跳舞的藝術,平靜與美麗之中流淌出危險。那么,2015年企業之間的強強并購則讓 家居 行業在搶奪市場方面充斥了濃濃的火藥味兒,多了那么幾分“弱肉強食”的自然淘汰法則。除3月24日,大自然 家居 與貝爾地板“牽手”闖蕩 家居 行業,9月2日,紅星美凱龍投資酷漫居之外,最令人震驚的莫過于華日雷霆收購KD、居然并購元洲裝飾這兩件 家居 圈的“核”消息。
2月5日,華日 家居 董事長周旭恩向媒體正式證實,目前對KD整體 家居 的投資控股已經完成,并以超過50%的股權控股。這一舉動無疑成為了2015年首件大事,也為家具業內的強強聯合打響了頭炮。
10月下旬,居然之家收購元洲裝飾消息隨著居然高層的發聲而得到了證實。被收購后的元洲裝飾品牌更名為“居然·元洲裝飾”。股權及職位進行了重新劃分:居然之家控股80%,元洲裝飾持股20%;居然之家董事長兼總裁汪林朋任元洲裝飾董事長,元洲裝飾創始人、原董事長李泰巖任董事兼總裁。收購后二者合體發聲,宣布自2016年1月1日起聯手推出 家裝 施工“大包”服務,搶占京城 家裝 份額。
其實, 家居 業內互相投資或者并購并非個案,越來越多的家具企業轉化了跑道。無論是2014年紅星美凱龍全資收購吉盛偉邦、大自然 家居 收購柯拉尼,還是今年一系列的企業兼并,都顯現出強強并購成為了未來企業發展壯大不可阻擋的潮流。如今,行業的深入洗牌,給了一些企業壓力的同時,也為另一些企業提供了機會,在這種環境與形式下,兼并與整合將比以往任何時候來得都更具實質。與此同時, 家居 企業之間的相互并購也昭示出一個道理,那些想從優秀變得強大的企業,不妨找個已經頗為強大的企業來投資,或許就會告別小步慢跑,迎來明媚春天。
品牌升級
自我梳理、搭建平臺
橫向升級、縱向擴展
借明星營銷提升品牌
“‘大幸福’時代已經黃鶴一去不復返,未來五年 家居 行業會進入‘微幸福’時代。”歐派董事長姚良松在2015年1月16日舉行的第二屆中國 家居 產業發展年會上的這一論點將2015年的 家居 行業前景一言以蔽之。確實,在中國經濟新常態的大環境下,2015年我國家具業發展呈現出增速放緩的特點,隨著家具行業進入“換擋期”,家具市場競爭愈發激烈,差異化、規模化發展對家具行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伊力諾依家具倒閉。亨利·戴敗走京城等一系列 家居 企業在2015年的凋零,顯現出企業面臨利潤、競爭、壓力等問題的同時,也為身處“寒冬”中的企業敲響了警鐘。越來越多的企業將目光放在了自身品牌升級的這一戰略上。
對于集美 家居 來說,2015年可謂是品牌升級的關鍵年,這一年中,集美 家居 不僅采用優勝劣汰的方式對賣場品牌進行了梳理,還搭建起了電商平臺,為消費者提供了網購家具、快消品的實惠和便利。而對于“有錢就是任性”的博洛尼來說,1月20日發布的“全屋定制”方案,無疑是其進行品牌升級的關鍵一步,用相對低價的互聯網路數,贏得了消費者的好評。
趙薇、吳尊、莫文蔚、林志玲等明星在2015年的 家居 行業頻頻露面,這些明星的到來正是得益于愛依瑞斯、奧普、城外誠、TATA木門等企業的邀請,“明星營銷”成為了許多企業對品牌進行升級的一大法寶,而這一現象同時也揭示出家具行業中強者正在變得更強。
“臺風口上,豬也會飛。”歷史轉型所帶來的機遇依然讓我們看到了一只只“領頭雁”的誕生,正如業內人士曾經評價過的一樣,“ 家居 品牌不是皮帶是內褲”。市場形勢轉變, 家居 品牌轉型升級已成必然。而2015年的 家居 企業紛紛將品牌升級作為自己發展的基石的做法或許反映出了這句話的準確與真實。
趨勢篇 產業轉移
家具制造業被納入“禁止新建和擴建”之列
家具產業園紛紛亮相
產業轉移面臨難題
盤點 家居 業2015年的趨勢,產業轉移毫無疑問將上榜。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北京新增產業的禁止和限制目錄(2015年版)》將家具制造業列入“禁止新建和擴建”之列等相關政策的相繼公布,產業轉移成為從事家具制造的企業主們不得不正視的字眼。
9月16日,借北京家具行業協會舉辦的“京品·領秀”推介會之機,青縣家具產業園向北京家具企業伸出橄欖枝;一個星期之后的9月24日,以河北漢沽為地標的渤海家具園,正式與十多家北京家具企業簽署入駐協議,這些企業將把工廠搬遷至此落戶。
緊隨其后,10月17日,在成功承接了北京大紅門服裝市場產業轉移的河北保定白溝,居然之家宣布將斥資200億元構建總面積達6500畝的京津冀 家居 產業園,200多家北京家具企業將外遷白溝新城。在9月下旬10月上旬出現的幾大舉動,預示了家具產業轉移熱潮即將來臨,增強了搬遷的緊迫感。
青縣、漢沽并非首開創立家具產業園先河,家具產業轉移這個概念也并非突然出現,這幾年京城周邊先后涌現了近十個類似的家具產業園,只是這些產業園要么雷聲大、雨點小,要么概念炒作一番后無疾而終,難以修成正果。而乘著這股家具企業轉移大潮,分布于行唐、無極、武邑、霸州、曹妃甸、冀州,甚至一些名不見經傳的小產業園也個個“滿血復活”,紛紛開啟了招商引資。
近十個家具產業園冒出來了,為北京家具企業的外遷提供了機遇,也帶來了困惑,如何選取兼具穩定優惠的政府政策、臨近京城市場的區位、產業集群效應、便捷的交通等多種優勢的家具產業園作為下一個落腳點,成為困擾家具企業掌舵者的難題。
互聯網化
“互聯網+”概念風靡
傳統 家居 企業觸網
產品體驗仍是根本
伴隨著李克強總理提出“互聯網+”概念,互聯網化無疑成為 家居 不可回避的未來大趨勢。從互聯網 家居 企業橫空出世,到傳統 家居 企業紛紛擁抱互聯網,互聯網化強勢攪動了 家居 業既有格局。
隨著年初互聯網 家裝 企業愛空間打著“小米 家裝 ”牌面世, 家裝 業內掀起了套餐熱潮,588、599、666、688等數字被賦予了新的意義;美空間和愛軟裝相繼面世,帶領軟裝行業走進互聯網時代,鷹來網打造的國內首個“互聯網裝修O2O電商綜合服務平臺”、金色家園推出的“全球首家家庭生活消費O2O綜合服務平臺”等互聯網服務平臺相繼上線,借助互聯網概念, 家居 行業連連躥出黑馬。
與此同時,一直斥責互聯網 家裝 只是偽命題的傳統 家裝 巨頭也開始主動擁抱互聯網,業之峰宣布“先裝修后付款”,東易日盛提出以高科技推進互聯網化進程、謀劃互聯網金融,并做出“1小時放貸”互聯網金融承諾,居然之家重磅推出的O2O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曲美OAO模式打造互聯網 家居 ,大自然推出699元/㎡、999元/㎡,大自然+梁志天設計等三大整體 家裝 套餐樣板間,在探索如何從線下走向線上的競爭中,傳統 家居 企業各顯神通。
互聯網化毫無疑問成為未來大趨勢,如何實現線上利益與線下利益的打通、如何以包容與開放的心態進行合作,需要 家居 企業領航者深思熟慮。
當然,萬變不離其宗,互聯網依然改變不了商業本質,通過實現互聯網化為消費者提供低價格、高質量的產品和體驗,仍然是企業基業長青的根本所在。
正如中國建筑裝飾協會住宅裝飾裝修委員會秘書長張仁所說,“ 家居 產業的互聯網化現在還處于初級階段,很多管理機制還不完善,想要做到萬無一失并不容易,這就要看哪家企業在出現問題的時候反應更快、更準確,誰的產品滿意度更高,誰就在口碑營銷中取得了勝利”。
深度整合
并購入股
互遞橄欖枝
重整盈利模式
在唱衰 家居 業論調屢屢傳出的2015年,并購、入股、戰略合作、內部盈利模式變革、價值鏈重塑頻頻傳出,宣示著北京 家居 行業為長遠發展正進行著深度整合,在資本和互聯網等多種因素的推動下,不斷打破既有格局,尋覓著新的生機。
2月,華日 家居 投資KD整體 家居 ,并以超過50%的股份控股,兩大知名 家居 企業通過資本紐帶強強聯合。
4月,居然之家發布了整合后的裝飾戰略:以居然裝飾作為主體,下轄的尚屋別墅 家裝 、樂屋個性 家裝 、快屋套餐 家裝 三個子品牌,外加一個麗屋建材超市,搭建一個從頂尖設計到惠民裝修、從選材到施工、從服務到保障的全鏈條系統。
5月,博洛尼宣布放棄施工利潤、主材利潤和自產成品家具的利潤,以互聯網思維重整盈利模式。
8月,宜華木業以總額約8402萬美元的金額,通過股份轉讓及增資方式持有美樂樂約1300萬股股份,成為其第一大股東,攜手打造 “O2O泛 家居 線下開放平臺店,吸納第三方品牌入駐,塑造泛 家居 電商新業態”。
9月,夢百合牽手索菲亞共享終端渠道、齊家網聯姻博若森打通線上線下, 家居 企業間互遞橄欖枝整合彼此資源,實現共贏。
10月,居然之家并購元洲并以 家裝 施工大包服務加以整合,兩大舉動均撼動了業內既有楚河漢界。
11月,紅星美凱龍結盟2000家地產商,打造集 家裝 、 家居 、金融、物流、售后多個環節的“一站式全場景 家裝 家居 服務平臺”,為未來發展尋覓藍海。
同在11月,曲美推出OAO系統,整合消費者與下游加盟商、企業制造商、供應鏈的材料供應商,用最新產品設計模式為消費者帶來更好的產品體驗。
面對整體經濟不景氣這一不可否認的大形勢,和互聯網崛起給各行各業帶來的不可回避的挑戰, 家居 企業進行的并購、合作、原有價值鏈整合,都不可僅止步于規模的擴大和制造噱頭,真正意義上的深度整合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