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中俄林業產業穩步健康發展,搭建中俄林業交流合作平臺,探索運用金融創新支持林業合作的途徑與方式,共謀中俄兩國林業合作建設藍圖,8月8日,以“綠色發展 互利共贏”為主題的中俄可持續林業產業發展論壇在黑龍江省綏芬河市舉辦。

當日,“一帶一路”林業發展基金座談會在百年明星口岸綏芬河召開,座談會由國家林業局有關部門和中國林業集團、中國林業產業聯合會國際貿易促進會共同召集。中國林業產業聯合會分支機構座談會同期召開,會議表彰了2016年先進分支機構,部署了今后一個階段全行業落實林業產業“十三五”規劃中心工作。
牡丹江市委常委、綏芬河市委書記李大義介紹,當前,中俄兩國關系高水平強有力向前發展,我國“一帶一路”倡議與俄羅斯“歐亞經濟聯盟”高度契合、我國東北振興戰略與俄羅斯遠東大開發互動對接,為兩國經濟、貿易、科技等各領域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為兩國林業產業合作創造了難得的歷史機遇。俄羅斯木材儲量世界第一,其中遠東地區木材蓄積量220多億立方米,年出口優質木材約4500萬立方米。推動中俄林業產業合作向可持續方向發展,有利于促進兩國林業產業聯動和市場的深度融合,有利于構建兩國林業產業發展的利益共同體、責任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
綏芬河是我國重要的對俄口岸、黑龍江省最大的開放口岸,面向“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匯聚中俄兩國最優惠的開放政策,且對俄林業合作基礎雄厚,木材進出口加工業蓬勃發展,既有國內總需求增長空間,又有綏芬河供給優勢新增長領域,是開展中俄林業產業合作的最佳平臺。20年來,累計進口俄木材9469萬立方米,已成為中國最大的俄羅斯木材進口集散地。以綏芬河為樞紐,木材及木制品通過“哈綏俄亞”國際陸海聯運大通道,可以運抵上海、廣東等地和日本、韓國等境外市場。

近年來,綏芬河市全力打造年加工600萬立方米、精深加工150萬立方米的百億級木材加工產業集群。由央企中林集團和綏芬河友誼木業合資建設的國林木業城,一、二期項目入駐企業47家,2016年實現產值50億元,三期精深加工項目今年4月投入使用,入駐的8家企業全部投產達效,投資5億元的四期項目加快建設,“央企+民企”優勢互補、共贏合作的混合所有制“中林模式”在黑龍江全省推廣,促進了創新鏈與產業鏈、資金鏈、服務鏈“四鏈融合”,成為中俄林木產業合作的重要標志性項目。由萬泰集團投資14億元建設的木業產業園,復制推廣“中林模式”,將為本地和國內各地中小木材加工企業創業提供產業平臺服務。此外,綏芬河市積極引導企業“走出去”,到俄羅斯開展林業產業投資合作。目前,綏芬河在俄羅斯的森林采伐、原木加工等林業投資項目140余個,投資總額5億多美元,遍布遠東十幾個州區,促進和帶動了當地經濟和中俄林業產業合作向前發展。
此次論壇圍繞“中俄林業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政策與環境分析”“金融創新支持中俄林業產業投資合作”“企業無縫對接、促進中俄木材產業鏈優化升級”“中俄企業負責任經營”等4個議題展開討論,意在為與會各方搭建平臺,進一步加深理解,拓寬合作空間,謀求互利共贏,不斷提高林業產業合作水平,共同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和林業可持續發展,助推中俄經濟社會快速健康發展。
論壇期間,中國林業產業聯合會秘書長王滿向綏芬河國林木業城授旗“中國林業產業誠信企業品牌萬里行”。樹立綏芬河木業“誠”名遠揚,并帶動更多林農、林企參與誠信品牌建設,生產、銷售誠信林產品,以引領林業誠信經營新風尚。
論壇由中國林業產業聯合會、中國林業集團公司、黑龍江省貿促會、綏芬河市政府共同主辦。
論壇上,作為“中國林業產業誠信品牌萬里行”活動重要內容,中國林業產業聯合會副會長、秘書長王滿將中國林業產業誠信大旗授予了綏芬河國林木業城。
(來源: 綠色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