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手機行業,屏幕的戰爭從來不曾休止,更高的分辨率、更大的視野,甚至還有相對更小的體積,這是用戶的訴求,自然就會成為廠商的追求。
釘科技觀察發現,特別是在手機全面進入“智能時代”之后,單一觀看的基礎上增加觸摸式的人機交互,讓廠商在分辨率、視野和體積上的競逐更趨激烈,這從近兩年興起的“全面屏潮流”可以明顯看得出來。
廠商也在追求個性,在“全面屏”的基礎上開發出“美人尖”“劉海”“水滴”等各類異形屏,但釘科技總結市場反饋來看,對用戶而言,視野和便攜性仍是更重要的關注點。

于是,“折疊屏”概念被應用于智能手機上,也陸續有消息稱廠商在將這些產品提上日程。
除中興在去年下半年已經發布雙面“折疊屏”產品之外,三星高東真近期曾向媒體透露,今年末,三星將會推出“可折疊手機”。此外,也陸續有其它品牌被傳將推出類似產品,比如蘋果及谷歌。
不過,釘科技注意到,在傳播量上與三星“折疊屏”產品接近的,是華為。
較早的相關消息稱,余承東去年接受采訪的時候曾表示,華為已經出過幾版“可折疊屏幕”手機,但不太理想,仍在繼續優化,發布時間會在2018年。今年傳出的消息則在發布時間上集中為兩個版本:一個是今年11月,這與高東真透露的三星“可折疊手機”發布時間類似;另一個則是明年初。
綜合來看,釘科技認為,華為方面并沒有對相關消息發表過太多觀點,或在默認產品發布的可能性,而如果真的推出相關產品,時間在今年末的可能性比較大,因為在產品“幼生期”,首發或更有意義。
特別是對于華為而言,“可折疊屏幕”的首發或勢在必得,畢竟其不止一次透露過要超越三星的目標。而如果華為與三星爭奪“可折疊屏幕”產品的首發,其屏幕供應商就不會是三星,而可能是LG、京東方,或者也有可能是維信諾。
“主打‘折疊屏’概念的手機產品并非華為首創,國外的京瓷、NEC以及國內的中興都已推出過。在華為之前,三星也已經表示將推“折疊屏”產品。釘科技認為,如果三星、華為這樣體量的巨頭推出量產的折疊屏手機,會起到推動和引領的作用。如同劉海的異形設計雖然夏普早就推出,但直到蘋果iPhone應用后才風靡起來一樣,頭部廠商的產品定義會在行業起到示范作用。
不過,“折疊屏”應該并不會對華為的現有市場地位產生太大影響,畢竟這更多是上游廠商的供應鏈技術,其他手機企業也會推出類似的產品。如同全面屏一樣,并不會是獨家擁有的產品和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