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康佳創新重于紛爭 互聯網轉型戰略加快
康佳變革大戲還在持續上演,市場觀點褒貶不一,筆者認為對于企業的價值認知應重在長遠的改革創新,評判標準不應以短期視野看待康佳變革,所謂的紛爭論調本身已是偽命題。
自去年下半年起,大小股東持續的高位增持,站在國有資產保值增資以及投資收益的角度,大小股東利益是趨同的。康佳權益變動公告顯示大股東華僑城集團在2014年9月15日增持1.75%A股股份,2015年5月14日通過全資子公司增持了3.25%B股股份。查看公司前十大股東持股情況,如黃木順旗下HOLY TIME GROUP LIMITED、國元證券經紀(香港)有限公司、NAM NGAI等中小股東均有較大幅度的股份增持。
除此之外,大小股東對于康佳的支持與關切也是一致的。大股東華僑城集團多年來護犢情深,在黨委組織上給予思想指導,每年康佳也作為集體中的一員參與華僑城集團的文娛團建。同時大股東也在實際經營層面給予資源支持,查閱歷年國家財政部、發改委公布的政府采購清單,康佳連續多年獲得入圍。
另外,我國房地產行業發展火熱期間,家電企業紛紛進軍房地產,康佳也沒有例外,背靠大股東支持下,公司房地產業務進展順利。最早可以追溯至2001年,康佳與大股東簽訂合作協議參與"華僑城錦繡花園三期"房地產項目。2002年,康佳投資3億元與大股東合作天鵝堡D、E棟項目。在2010年,康佳又在大股東4億元借款支持下順利拿下昆山市周莊鎮地塊。
中小股東在互聯網思維、戰略建議、積極引入戰略投資者方面也給予了大力支持。中小股東代表夏銳曾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之所以走到臺前來提名董事,是為了敦促康佳管理層加快 家居 智能化、“互聯網+”轉型,促進其長遠發展。他們幾位中小股東,都是持股多年的股東,是“真心希望康佳能走得更遠”。
縱使利益趨同,共識一致。但國有股東與非國有股東思維相互融合的過程中,短期的碰撞與磨合是不可避免的,康佳之前的人事紛爭就是一種表現。而對于一個企業的變革過程,我們不應過度關注短期波折,而應放眼企業長遠利益。
反觀康佳現狀,曾經彩電行業領頭羊地位不在,被行業后輩TCL、創維等迎頭趕上。加之近年來行業競爭激烈,互聯網企業樂視、小米的跨界進入,傳統彩電企業爭相推出互聯網轉型戰略,TCL的雙加戰略、創維加速多元化布局智慧家庭、長虹打造智慧社區服務模式等,康佳當務之急應重在于改革創新,著力推進互聯網轉型。
康佳互聯網轉型確實獲得了推進。早在2014年3月,康佳推出了互聯網轉型的“易戰略”;8月牽手騰訊游戲,合作推出易TV游戲電視;今年3月,與阿里達成戰略合作,共同發布U50智能電視;4月,與蘇寧、優酷共同發布“優酷電視”;8月18日,發布智能 家居 新品,并提出“易戰略2.0”;9月16日,結親阿里簽署電視商務合作協議,獲10億元運營預分成。可見今年以來,康佳互聯網轉型戰略落地不斷加快,后續的成績或更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