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月6日電(記者 畢磊)一年一度的國際消費電子展(CES 2016)又在年初如約而至,這場匯聚今年創新產品和突破性技術的展會于1月6日至9日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行。此次CES展上,引領時代發展的智能硬件設備包括虛擬現實/增強現實、智能 家居 、智能汽車、智能可穿戴設備等無疑是最大看點。
智能 家居
隨著物聯網技術的發展,智能 家居 設備間的互聯互通漸趨成熟,一些更為先進、更為人性化的控制系統、家庭互動與娛樂方式必將成為新的看點。
在今年的CES上,三星的SmartHome智能 家居 系統相信會給大家帶來新的驚喜。新的功能也將更多展現,這些功能都可以讓消費者不在家,或者是僅僅坐在沙發上,就可以完成所有的家電操作工作。比如,通過操作終端進行空調、洗衣機控制,能夠開關燈光、調整燈光亮度、開關,能夠控制電視開關、調節音量等等。
而捷稀(JCG)在今年CES將展出其最新的智能家庭網關產品-駭客H3,該產品具備強大的開放式物聯控制功能,不但可以手機APP遠程操控智能家電,還集成了智能無線路由、4K極清播放、網絡電視、無線投屏、私有云等智慧家庭的強需求應用功能,可為家庭用戶提供豐富多彩的智慧生活方式。該款產品前不久才在國內眾籌上市,眾籌支持金額三天便突破了百萬。具體產品表現如何,參會的網友可以至其南4館36935號展位了解。
智能穿戴
150多家衛生、健康和保健技術企業將參加2016 CES,它們均與可穿戴設備品類密切相關。越來越多的可穿戴設備供應商將推廣指紋、虹膜掃描等生物特征識別技術。相較傳統密碼,生物特征識別技術解決方案更方便用戶使用,也更加安全。可穿戴設備用戶群體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龐大。可穿戴設備將提高個人用戶的透明度、精確性和個性化。
虛擬現實
2016 CES上虛擬現實技術將取得巨大突破,成為重要的市場機遇。今年,虛擬現實技術相關參展企業預計將增加80%,40多家展商將展示虛擬現實系統新的發展方向。
虛擬現實構建了一個完全由計算機生成的世界。它應用于除娛樂、游戲以外的更多用途。虛擬現實能打造360度全方位細膩體驗,使用戶能夠模擬探索地形、參加活動、培訓人員、治療病人等。 參展企業將展示虛擬現實在教育、醫療保健、體育、零售等領域的應用,覆蓋軟硬件和配件等,關注虛擬現實在商業模式中的應用,以及如何實現盈利的最佳實踐。
此外,2016 CES還將首次舉辦增強現實技術展示活動,有13家參展商參加。增強現實技術將通過計算機生成的圖片或數據,直接呈現增強的實體世界環境。相較而言,虛擬現實則是打造一個完全由計算機生成的世界。
智能汽車
據悉,今年有關汽車產品的展位就占據了CES場地的25%。目前我們獲悉,包括寶馬、福特、豐田、現代、大眾、奧迪等知名車企都將參展,無人駕駛、電動車、節能技術以及車載互聯方面都會是重點關注項目。
在今年的CES上,豐田將展示一套“以云為中心的地圖生成系統”。其采用了經濟實惠的攝像頭、GPS、以及自研軟件的組合,能夠從成千上萬輛車子那里提取到有意義的數據。
寶馬或在CES上展示全新一代的i8概念車,同時會介紹他們最新的AirTouch手勢控制娛樂系統。雪佛蘭則有可能展示自家的Bolt電動車。大眾也在近日宣布將會發布一款全新的純電動MPV車型。同時美國另一家電動車公司FaradayFuture可能會推出首款電動概念車挑戰大哥特斯拉,續航里程宣稱可以達到483公里。
今年CES上我們將會看到智能汽車儀表盤的進化,在顯示傳統轉速與時速的基礎上,還能兼備大屏行車電腦的能力。有傳聞稱英偉達與英特爾將會在本次CES上帶來針對汽車平臺的高性能處理器。
無人機
無人機將成為2016 CES展會的焦點之一。今年展會重點突出的幾大技術中,無人機同比增長最為顯著,今年參展商預計將超過21家。
Radiant Insights咨詢公司數據顯示,到2020年,無人機銷售額將突破近50億美元。
雖然目前無人機更多地應用于消費者領域,但這一日益普及的技術在企業中的應用空間也在逐步擴大。最快在2017年,亞馬遜、谷歌計劃將無人機應用于自身的配送網絡。
其他許多企業也預見到了無人機在安全監控和人工智能市場中的廣闊前景。從技術角度看,展會上展示的全新無人機產品將更加自動化和全能。這些無人機將在攝影、攝像、測量和導航等領域發揮更大作用。
柔性顯示
LG Display將在2016 CES上展示全球首款實現30R曲率半徑的18英寸可彎曲(Rollable)OLED屏。日本、中國企業在顯示技術的最新進展也讓人期待。索尼將在2016 CES上有創新的電視產品發布;中國企業方面,海信今年將正式接盤夏普美洲的彩電業務,而TCL剛剛與樂視聯姻、雙方攜手共同拓展美國市場,它們也都會在2016 CES上有電視新品發布。
中日韓企業在全球頂尖的科技舞臺上將再次展開顯示技術的激烈競爭,同時也在競合中助力亞洲企業謀求全球產業中更大的話語權。
美國消費技術協會CTA已于2015年11月設立了顛覆性創新委員會,旨在幫助創新公司改變傳統的商業模式。顛覆性創新委員會成員包括Boingo、Expedia、Google、GoPro、 Lyft、MC10、Nest、Pandora、Uber、WebMD 和Yelp公司。
相比之下,擅長硬件技術創新的亞洲科技企業,仍然需要在顛覆性創新上加把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