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2年年底,全國累計銷售家電下鄉產品2.98億臺,實現銷售額7204億元。在家電下鄉政策收獲滿意答卷的同時,后續的“接力”擴消費政策卻始終呼之未出。
1月31日,歷時五年的家電下鄉補貼政策正式到期。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12月底,全國累計銷售家電下鄉產品2.98億臺,實現銷售額7204億元。
在家電下鄉政策收獲滿意答卷的同時,后續的“接力”擴消費政策卻始終呼之未出。專家表示,商務領域有關促進消費的政策已經推出很多,促消費的根本仍是要提高居民收入,這樣才能提高居民的消費力,而這有賴于財稅等政策的配合,比如通過降低個人所得稅和企業所得稅等方式提高居民收入。
農村家電市場迅速成長
回顧整個家電下鄉政策,2008年正值全球金融危機之時,國務院第36次常務會議決定推廣家電下鄉政策,希望通過拉動消費、帶動生產來實現經濟穩步增長。
首都經貿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所長陳及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家電下鄉是一種應急的辦法,可以擴大農村消費市場,對促消費作用顯著。
確實如此,據最新統計數據,截至2012年12月底,全國累計銷售家電下鄉產品2.98億臺,實現銷售額7204億元。在家電下鄉政策的帶動下,農村家電市場增長迅速,農村家庭中冰箱普及率從每百戶20臺增長到60臺,2012年彩電規模首次超過城市。國內家電龍頭企業都從中受益,一些中小企業借家電下鄉平臺迅速成長。
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貿易經濟系主任、商業經濟研究所所長洪濤在接受
記者采訪時指出,家電下鄉政策促進了家電升級換代,拉動了消費增長,但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家電下鄉政策實施時充分調動了產能,但在實施之后則有過剩之憂;比如參與家電下鄉的大企業憑借政策獲得長足發展,但未參與的小企業卻發展受限,拉大了兩者之間的差距。
業內人士指出,家電下鄉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提前透支了消費,家電下鄉政策到期之后,市場將會出現一段時間的低迷期。而且,中小家電企業未必能像大企業那樣,利用政策機遇完成銷售渠道等方面的戰略化布局,在政策到期后,受到最明顯沖擊的或將是中小家電企業。
要保持政策連貫性
“家電下鄉的效果只會在一定范圍內起作用,超出了這個范圍邊際效應就會遞減。”陳及指出,消費者是有理性選擇的,家電產品如果沒有進入淘汰周期,消費者很難因為補貼而輕易更換,所以僅僅依靠補貼政策拉動消費并非長久之計。
洪濤也指出,過度促銷會讓消費者產生疲勞感,如果實行時間過長,不僅會使得拉動消費的作用有限,而且不能提高消費力,甚至會對消費力產生破壞作用。
不過,就目前而言,洪濤表示,對節能家電等推動轉型升級的產品還存在較大的扶持空間。2012年5月1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斥資363億元促進節能家電等產品消費,具體受益產品包括節能家電、節能照明產品、節能汽車等。隨著家電以舊換新政策和家電下鄉政策相繼到期,此舉被視為接起了促消費的接力棒。洪濤表示,這一舉措既有利于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又有利于促進家電技術創新和自主品牌的打造,同時還可以拉動消費,而且目前節能產品的價格普遍相對偏高,需要國家補貼來推動實施。
為了應對家電下鄉政策帶來的后續沖擊,平穩經歷過渡期,洪濤建議要保持政策的連貫性。比如地方和企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是否實行家電下鄉或類似的政策,由全國性行為變為地方性或企業性行為。
此外,對于是否會出臺家具“以舊換新”政策的預期,商務部內部人士向記者透露,由于家具的材質、型號千差萬別,操作層面不如家電簡便易行,目前而言,全國性推廣的時機尚未成熟。“商務領域的促消費舉措已基本用過,促消費的根本是要提高居民收入,這樣才能提高消費力。”陳及指出,促消費最關鍵之處還是要提高居民的消費力,而這有賴于財稅等政策的配合,比如通過降低個人所得稅和企業所得稅等方式提高居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