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德施曼”旗下的互聯網品牌—— “小嘀”以自己的實力說話,新品“小嘀S8”一經推出,眾籌首日破百萬,支持人數兩千多人,上線三天即完成500萬的眾籌目標,一周眾籌金額突破700萬且金額還在持續增長中。相比較于今年3月“小嘀T7”月銷1.5萬套的眾籌成績,這似乎是意料之中。
在剛剛過去的2015年,絕對是智能硬件的爆發之年。小到智能手環、燈泡、插座,大到智能冰箱、空調、電視機等,從客廳經濟到廚房經濟,大家都想通過押注“一根針捅破天”的尖刀型智能硬件產品來搶占市場。而智能指紋鎖行業的競爭猶為激烈。
據有關數據顯示,2014年全國房地產投入達到9.5萬億元,其產生的機械鎖、智能鎖需求超過1000億元,并且全國重裝修及二手樓盤裝修需求的門鎖也是達數百億元。2015-2016年,相關數據還在持續穩定增長,未來十年,指紋識別產業市場將有超1000億元的市場容量、60%的市場增長率!
在這樣的背景下,智能指紋鎖行業發展得如火如荼。在同類產品迅猛發展之時,“德施曼”旗下的互聯網品牌“小嘀”異軍突起,通過兩次眾籌,贏得消費者的一致好評,繼多年線下成功布點后成為了轉戰互聯網品牌的一匹黑馬!
那么“小嘀”到底是怎么贏得用戶的青睞并獲得巨大成功的呢?
抓住用戶痛點,互聯網“小嘀”異軍突起
如果深刻剖析智能硬件領域,會發現這個市場是虛假的繁榮,除了能為消費者帶來便利,卻無法真正切中用戶的痛點,黏性低、同質化、迭代快、老人小孩接受度差等問題制約了智能產品的發展,也讓智能硬件處于叫好不叫座的境地。
在此基礎上,“小嘀”的生產研發團隊憑借在智能指紋鎖領域長期不斷的探索及經驗總結,在明確用戶需求后,針對客戶痛點,決定從便捷性著手,打造一款老人小孩、有保姆的家庭、出租房、強迫癥都適用的鎖:“小嘀管家”APP的開發改變了用戶黏度低的問題;配套電子貓眼功能的打通提升了用戶的使用頻率和安全、便捷屬性;指紋頭獨有的記憶和成長功能,使老人、小孩的指紋更易讀取;電子結構功能的持續優化更是滿足客戶不斷提升的品質要求;成熟完善、遍布全國的售后服務網點更是打消了不少觀望者的疑慮;全國近百家知名房企和“德施曼”的長期合作為小嘀作了強力背書;同時,資本市場對“小嘀”的青睞也可見一斑(詳見“小嘀”云智能鎖獲1.23億人民幣A輪融資,想把低關注度的鎖做成一款有溫度的產品 □36氪)…….眾測平臺、互動版塊的熱烈討論中,“小嘀”儼然成為了互聯網云智能鎖中的響亮品牌!
基于以上種種,“小嘀S8”上線一周便可以取得如此的眾籌成績,
便也是情理之中了。
京東眾籌正在火熱進行中,支持該眾籌項目可關注京東眾籌小嘀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