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年尾,各個家電賣場都為了沖業績,進行各種大促銷讓利活動。不少市民都會趁這個機會考慮給家里更換大件家電,其中,電視機是不少人的更換首選。然而,如今去到家電賣場電視機專區時,總會被銷售人員熱情地詢問:“是打算買液晶電視,還是OLED啊?”不過,許多市民被這么一問都有點被搞蒙了:OLED是什么來的?與液晶電視相比,哪個更好一些?
OLED與LCD區別在哪
一直以來,市面上液晶電視都占據著絕對的市場份額。然而,近年來不少電視機品牌廠家都陸續推出OLED電視機產品,這讓不少市民在選購時摸不著頭腦。市民王先生告訴記者:“趁著年尾促銷力度大,就想把家里用了8年的電視機換個新的、大一點的,不過剛才被銷售人員問要液晶的還是OLED時,我都被搞混了,不知道她說的OLED是什么,它們有什么不一樣。”到底OLED是什么來的?其實,OLED是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的縮寫,翻譯過來就是:有機發光二極管,又稱為有機電激光顯示、有機發光半導體。OLED顯示技術具有自發光、廣視角、幾乎無窮高的對比度、較低耗電、極高反應速度等優點。與傳統LCD(液晶顯示器)顯示方式完全不同,OLED顯示技術無需背光燈,使用非常薄的有機材料涂層和玻璃基板,當有電流通過時,這些有機材料就會發光。
那么,OLED電視與液晶電視到底又有哪些區別呢?對此,家電賣場的覃小姐告訴記者,有無背光是兩者最為明顯的區別,“液晶是通過薄膜晶體管的信號與電壓變化來控制像素點的顯示效果的,但是由于偏振濾光的原因,液晶電視的光源效率一般都會折半,亮度會直接影響了它的顯示效果。而OLED電視則是具備自發光的特性,無需背光源,它是通過RGB三原色點陣主動發光以及不同強弱搭配來呈現不同顏色,這種方式由于沒有偏振濾光,所以光源效率更高,顏色會更加純粹。”
市民對OLED電視接受度高
記者走訪家電賣場調查發現,雖然OLED電視價格比液晶電視要貴,但并沒有對它的銷量構成太大影響。“雖說是比液晶電視貴一些,但其實也不是貴得太多,平時要買個好一點的液晶電視也得花個六七千元,而我剛才看了一下這里OLED電視的價格,發現最便宜的OLED電視也就這個售價而已,再好一些的要一萬元左右,其實價格還是在能接受的范圍內。”王先生說:“若是同樣花七千元買個電視,從技術發展層面來考慮,我會選擇買OLED電視。”
在記者旁邊的另一對小夫妻來到該品牌專區后,兩人直奔OLED電視前咨詢,市民朱小姐表示,他們剛剛收了樓,買好家電家具就可以入住了,這次來賣場是打算買OLED電視的,“來之前就做好了‘功課’,我們都比較傾向于OLED電視。”
彩電市場繼去年下跌后,今年仍然是持續低迷局面。據奧維云網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第三季度中國彩電市場累計銷售1040.9萬臺,同比再創近年新低,銷售額303億元,同比減少15.2%,市場縮水54億元。而與此相反的是,OLED電視市場卻高歌猛進,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中國OLED電視市場規模同比增長110.3%。從年初到國慶黃金周,55英寸OLED電視滲透率增長50%,65英寸OLED電視的滲透率增幅達到66%。
另外,根據IHS數據顯示,去年在2500美元以上高端電視市場,OLED電視全球占比達到51.3%,占據半壁江山,首次超越LCD電視。同時,IHS預計,OLED電視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趨勢,2018年在全球2000美元以上的高端市場,OLED電視占比將攀升至40%,接近一半。
建議根據自身需求選擇
如今的科技變化可謂日新月異,新技術的誕生與老技術的進化此起彼伏,許多市民在選購電視的時候也面臨諸多糾結,其中有些市民可能因為被鋪天蓋地的廣告宣傳弄得暈頭轉向,自己都還沒有弄清楚OLED的優劣勢時就盲目地跟風要買OLED電視。對此,銷售人員覃小姐建議大家還是要根據自身需求來選擇產品,切忌盲目跟風花大錢買了不適合自己的。“之前也試過了幾個顧客買了OLED回家后,沒多久就回來跟我說:還是感覺液晶電視看著好一點,可能是習慣了。”覃小姐說道。
另外,覃小姐提醒道,就目前技術來說,OLED電視最大的問題就是“殘影”。“針對這個問題,很多OLED電視的用戶說明書上都會附帶這么一個條款:‘長時間顯示靜止圖像,如廣播頻道徽標、屏幕上的按鈕、視頻游戲中的場景可能會對顯示屏造成損壞,從而導致圖像停滯,這稱為殘影。保修不包含產品的圖像殘影。’”覃小姐表示,OLED電視在使用過程中一旦出現殘影問題,屏幕就會產生不可逆轉的損壞,但是大部分廠家都不會對此作出保修的,這就會給市民的觀影效果帶來巨大的影響。
“OLED電視不太建議買給老人家使用,年輕人倒是沒什么問題。因為OLED屏幕的亮度是相對偏低的,在正常的白天室內光線下觀看電視,是沒有液晶電視那么容易看清的。”覃小姐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