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4月9日,第六屆中國電子信息博覽會(CITE 2018)在深圳舉辦,海爾攜全屋成套智慧家庭解決方案亮相,并在現場發布《海爾智慧家庭大數據白皮書》。
活動開始后,海爾U+智慧生活平臺策劃總監申文茂首先闡述了海爾對于智慧家庭的理解。
智慧家庭的產生,來自用戶對于生活的多樣化需求,在不同時間段、不同家庭環境,不同心情下,用戶對于家的需求都是不同的。為此,海爾在2017年3月將家庭場景分為“客廳、臥室、浴室、廚房”四大基本空間場景,覆蓋了人在家庭環境下娛樂、休息、飲食等基本活動;2018年3月,海爾又推出了“空氣、用水、洗護、安防、娛樂、健康、信息”七個全屋解決方案,而每一個方案下又有N多的使用場景,例如在安防方面,用戶可能既有遠程監控的需求,也希望有智能門鎖提醒功能,不同用戶在細節上的需求又不盡相同,所以是N個場景。以上綜合下來就構成了海爾的“4+7+N”全場景定制化智慧家庭戰略。
那么如今的全屋智慧家庭與此前有哪些不同呢?
在去年11月海爾“U+云腦,+AI生態”發布會上,海爾家電產業集團CTO趙峰博士曾表示:“智能家庭已經從1.0的單品控制、2.0互聯互通階段向3.0的人工智能階段迭代升級,3.0時代更注重場景之間的聯動。”如今“4+7+N”智慧家庭全屋解決方案真正做到了整體智能化,具體表現為以下四點:
第一、全交互。設備上增加了多種交互手段,例如語音識別、視覺識別、手腕投屏、各種家電上的屏幕。以往的物聯網家電更多是感知外界,如今的智慧家電具備了感知和反饋功能,從而做到了語音、手勢、觸屏的多種交互。
第二、全智能。在UHomeOS的基礎上,海爾全屋解決方案融入人工智能技術,通過智能家電記錄用戶生活數據,系統以小數據去推測出用戶生活習慣,實現自動房間空氣自動化管理、健康食譜推薦等智能功能。
第三、全場景。在梳理出的七大基本方案下,海爾把更具體的場景功能留給用戶去定制,自由選擇交互方式完成特定的功能或服務,用戶創造出的場景功能還可以放到U+APP的“場景Store”里與更多人分享,讓人不禁聯想到IFTTT和Workflow等手機自動化應用,著實增加了用戶在智慧家庭的參與感和想象空間。

(顯示在電視屏幕上的全屋數據)
第四、全聚合。單個的智能家電所帶來的功能有限,要實現全屋方案,第一步就是打通全屋數據。像水電、安防這些曾經獨立的模塊,如今也被聚合到全屋方案中,增加了定制的可想象空間。
在全屋解決方案的賦能下,海爾智慧家庭環節下的其他應用也找到了最佳定位,例如海爾U+APP已經不僅僅是遠程控制家電的開關,而更像是一個定制場景應用工具,以及查看、分享信息的平臺。另外,全屋解決方案還增加了小優智能音箱的使用頻率,讓其更像一個管家,同時也能充當用戶聯系海爾客服的工具。
之后,海爾U+智慧生活平臺大數據總結區波講解了U+大數據云腦。2016年,海爾推出了生活大腦,以記錄用戶在智慧家庭中積累的數據,2017年該平臺融入AI,升級成智慧云腦,現在該平臺融合AI+大數據,成為海爾全屋智慧家庭的背后引擎?,F場,區波重點介紹了U+大數據云腦的三個數據來源:
一、用戶交互數據,即用戶通過APP控制設備的數據,比如開關機、控制溫度、瀏覽內容等。
二、設備交互數據,即用戶對設備的操控和設備運行狀態,如運行時間、溫度、功耗等。
三、生態交互數據,即用戶對生態服務的訪問,比如網上商城、電能使用、燃氣使用等。

最后,海爾U+生活平臺兩位負責人共同發布了《海爾智慧家庭大數據白皮書》,該白皮書從各個維度揭示出中國人在生活習慣上的特點,為智能家居企業提供了一本了解用戶的鮮活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