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包容性設計為啟發尋找設計源動力催生新創意新商機
2019年1月10日,“麟角無界設計創新實驗室”聯合北京坊,邀請歐洲泛用設計聯合會主席、挪威包容性設計創新獎創始人和發起人Onny Eikhaug,共同發起“北歐包容性創新設計2019中國站”活動,旨在將北歐包容性創新設計理念和實踐引入中國,并以包容性創新設計為啟發尋找設計的源動力。


北歐包容性創新設計2019中國站發布會
發布會現場,挪威駐華使館新聞文化主管Lise龍莉莎,北京廣安商業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執行董事胡望林,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副理事長胡曉麗,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會員工作部主任田立東,中國建筑裝飾協會環境藝術分會會長兼秘書長胡志偉,挪威Futurama公司總裁董娜,麟角科技聯合創始人林鶯華,歐洲泛用設計聯合會主席、挪威包容性設計創新獎創始人和發起人Onny Eikhaug共同啟動北歐包容性創新設計2019中國站。

北歐包容性創新設計2019中國站啟動儀式
此外,中國工業協會領導劉明,迷奇品牌執行負責人劉寧,文旅地產德懋堂創始人盧強,槃達建筑創始合伙人孫大勇,三同書院創始人明昭,大良造創始人吳旭,貓王家具總經理白宇浩及相關設計大咖和各大媒體也出席了啟動儀式,共同為包容性設計在中國未來的發展助力。

北歐包容性創新設計2019中國站啟動儀式

北歐包容性創新設計2019中國與會嘉賓現場合影
包容性設計“觸角”已經延伸到日常生活中
包容性設計,也稱作通用設計,是“能最大程度地有益于全民使用、且無需進行調整適應的產品或環境設計”。 2004年,挪威提出“包容性設計”理念,是世界第一個將包容性設計作為國家戰略并予以計劃實施的國家;2005年設立了北歐包容性設計項目規劃總部;2011年,挪威兒童、平等與社會融合部設立了通用設計獎,用以表彰那些融入創新和包容性理念,為建設更包容社會做出貢獻的產品、服務及環境設計。“TUVA餐具”和“MARGARINFABRIKKEN幼兒園”都曾是通用設計獎的獲獎案例。

MARGARINFABRIKKEN幼兒園

TUVA餐具
挪威駐華使館新聞文化主管Lise龍莉莎表示,中國這些年的發展令人驚嘆,北歐設計也逐漸走入中國人的生活。她相信包容性設計不僅能為人們提供更好的服務,也能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

挪威駐華使館新聞化主管Lise龍莉莎
作為此次活動場地的提供方,北京廣安商業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執行董事胡望林認為,北京坊是一個包容的平臺,也希望擁有更豐富的呈現。很高興能看到這么多朋友喜歡北京坊,并且愿意花時間來思考生活的價值。

北京廣安商業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執行董事胡望林
中國建筑裝飾協會環境藝術分會會長兼秘書長胡志偉則表示,協會現有10萬設計師,如果通過此次活動能帶給設計師們一定的啟發,讓包容性設計在中國落地,相信未來可以有無限可能。

中國建筑裝飾協會環境藝術分會會長兼秘書長胡志偉
作為此次活動挪威主辦方的代表,挪威Futurama公司總裁董娜自己就是包容性設計的最大受益者,所以想把這個理念引入中國,希望每個人都能因此找到了包容性創新設計所帶來的幸福感。

挪威Futurama公司總裁董娜
麟角科技聯合創始人林鶯華表示,麟角愿意做一座共享共融的橋梁,為設計界帶來帶來新的創意和商機,并且讓更多的人在慢生活過程中更加接受包容性設計。

麟角科技聯合創始人林鶯華
發布會上,Onny Eikhaug向大家全面展示了包容性設計在世界各國的應用,包容性設計的“觸角”其實已經延伸到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中。伴隨著高速發展,中國也將越來越需要包容性設計,來解決可能出現的多種社會問題。現在世界不少國家都有很優秀的包容性設計的產品和環境,并且已經取得了“三贏”:個人、社會、商業,都將因此受益。

歐洲EIDD全民設計聯合會主席、挪威包容性設計創新獎創始人和發起人Onny Eikhaug

Onny Eikhaug現場與嘉賓互動
包容性設計歸根結底是意識的問題。Onny Eikhaug希望不僅僅是挪威人民,每個人都能參與到社會的未來價值創造中,真正實現全民可包容性設計。
通過有趣的感知與實踐真正了解包容性設計
當天下午,北歐包容性創新設計2019中國站工作坊活動中,與會者被鼓勵加入諸多富有創造力的小互動環節,從而挑戰在設計過程中的一些傳統思維和做法。
受邀參加工作坊的嘉賓有:北京廣安商業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執行副總經理孫博偉,小罐茶創始人、董事長杜國楹,文旅地產德懋堂創始人盧強,新構思設計公司董事長陳雋,中國建筑裝飾協會環境藝術分會副秘書長孫莎莎,中國工業協會領導劉明,麟角科技聯合創始人林鶯華,紫金宸設計創始人汪宸亦,三同書院創始人明昭,貓王家具總經理白宇浩,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社會美育研究所副所長高登科,大魚藝術家柏豪,迷奇品牌執行負責人劉寧,電影影評人羅佳,曲美集團品牌總監謝博年,大良造創始人吳旭,zzworks創始人周芷,北京九斤貓科技公司創始人齊建維,龍井料亭創始人付宇及其他設計界多位設計大咖。

Onny Eikhaug現場為大家講解

Onny Eikhaug與大家交流探討有關包容性設計的想法
在了解包容性設計的基礎流程和應用工具包之后,大家分成三到五組,經過自我介紹和彼此了解之后,以“以人為本”的理念作為互動基礎,進行兩個階段的模擬實踐互動。第一階段互動主題是“大眾產品與包裝設計”,需要大家在室內完成至少兩組任務(工具運用、組合任務、頭腦風暴),并隨機進行一個現場案例分析。
第二階段主題有關“城市規劃、公共交通、公共設施設計、旅游與建筑設計”,需要大家以北京坊建筑群作為事件場地,完成規定的互動任務。

“如何更好地將包容性設計融入到生活中去”



Onny Eikhaug與工作坊學員合影
通過有趣的模擬互動環節,讓大家意識到,包容性設計“以人為本”的設計流程能“知行合一”地服務所有人群。同時,也讓大家跳出原有的思維模式,更廣泛地去為更多的人思考問題,挖掘自身的創意潛能。設計思維無處不在,如何高效地實現設計,都值得思考。
麟角:包容性設計就在人性的需求當中
在北歐或其他地方的發達國家,包容性設計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尤其在保護環境、關懷特殊人群等方面,包容性設計都展示出了難以企及的優勢,逐漸成為開放融合的國際趨勢性設計理念。
當越來越多的北歐設計被廣泛認知,可持續性理念也與設計結合得越來越緊密,包容性設計正逐漸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我們在不經意的日常就會需要這些包容性設計。包容性設計就在人性的需求當中。
麟角希望通過此次發布會活動,將北歐乃至歐洲多年來積累的創新理論與實踐經驗引入到中國,共同和中國的設計翹楚們推動這一理念在中國的實踐和發展。同時促進產品、服務和環境發展中的價值創造,催生新創意新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