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企業的售后服務一直是一個值得我們關注的行業,利用多種套路“忽悠”消費者,對家用電器進行“小病大修”,甚至不惜造假,將沒問題的家電說稱有問題的家電賺取提成等亂象層出不窮,就算你是火眼金睛也hold不住全場。這種行業亂象從未有“親疏遠近”,小企業接連不斷,大企業也時有發生。由表及里,售后服務之亂像,到底是有利可圖,售后服務市場有可能孕育上萬億的藍海大市場,香餑餑無疑了。更關鍵的是這個香餑餑的生產,銷售,維修不一體,質量把控不易,監管也模糊,就成了群魔肆虐的高地。這是售后要涼涼,變身身后事的節奏嗎?
隨著經濟的發展,銷售也越來越成為一個閉環形態,不再是單純的賣出產品,結合了售前咨詢、售中服務、售后服務為三位一體的生態閉環。最近幾年家電市場中換新比重逐漸增大,尤其是冰箱,煙灶等必備家電,大膽預測以后甚至會比重超過40%,這還是因為中國地大人多,按照這個預測來看售后和售前將成為一體,你的售后服務如何將決定消費者是否能成為你的忠實客戶,并在換新中進行持續追隨你的產品。都說經濟寒冬,那么機會來了誰能把控?
既然售后服務很重要,類似亂象還屢禁不止,而且肯定不只是今天存在,昨天也有,甚至說明天也還會有,只怪廠家,好像有點不合適。嚴格來說以后如果消費者對基本的家電知識仍然沒有了解,品牌商對售后維修服務體系還沒有嚴格的質量管理,政府部門監管依舊不到位,家電售后市場的透明運轉只可能是“望梅止渴”。
誠然售后服務體系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花費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尤其是自建服務體系。但是隨著家電市場的發展,有一點維修技術就可以承包多個品牌售后服務的現象會越來越少,尤其是近幾年智能化,一體化,個性化等家電越來越多,對售后服務的專業性技術性及時性要求愈來愈高,服務的硬性技術要求變高,態度、責任心、貼心程度等柔性服務也會更高。消費者已經開始不滿足于售后僅僅是負責維修了,要變身產品使用指導、日常維修、損壞處理、保養更新等為一體的一條龍售后服務,不再說我買了你給我安裝,我壞了你給我維修就行了,而是我的產品日常的保養,維修,清洗等為一體,簡而言之就是一個持續而貼心的家電管家。
就目前看,源于多年家電的發展,家家戶戶幾乎都會有大大小小的家電產品,消費者對售后服務都不陌生,一定程度上看已經被動培養起了消費者付費售后服務的觀念,并且消費者也愿意為盡職盡責的售后服務付費。現在很多家電品牌都開始推出自己的高端子品牌,比如海爾的卡薩帝,美的的比弗利,海信的Goren-je,試想本來就定位高端人群,如果出現售后服務不到位甚至亂收費的情況,正在孕育中的中國國產高端化之路會怎樣。畢竟在咱們國人的心目中,高端不是僅買個高價多功能的產品,貼心舒適的售后一條龍服務也是不可或缺的。
此時段恰逢全球家電三大展的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的舉行,眾商云集,新產品新技術頻出,5G、物聯網不絕于耳,可謂是家電的風向標,繁華著錦,然而售后服務亂象的出現,又帶了點殘羹冷炙的味道。經濟寒冬要打硬戰,產品是剛性條件,沒有誰家忽視,售后服務這個柔性條件,也不應短視,畢竟剛柔并濟方為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