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家用電器商品出口值增長46.2%。中國家電出海正迎來新的高速增長期,進一步鞏固著世界家電生產中心地位。
但同時,家電產品原材料價格上漲,難以傳導的成本壓力和弱勢的議價能力,疊加匯率與海運費用上漲的因素,也為家電企業帶來風險與挑戰。有家電企業經理表示,很多訂單可能不做比做更好,做了可能虧得更多。
大家電出口海外成績亮眼
01
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民營企業進出口、進口、出口增速分別高出整體增速8個、7.5個和8.4個百分點,展現出更足的外貿發展活力和韌性。其中,家用電器商品出口值增長46.2%。
2016年,海信成為歐洲杯首個中國贊助商。數據顯示,海信2020年海外收入548億元,占集團總收入比重近40%,今年歐洲市場營收更是同比激增113%。
“與重大國際體育賽事合作的確迅速提高了品牌的國際認知度,這也是開拓海外市場常用的營銷方式。”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家電分會秘書長周南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海信作為傳統的彩電巨頭,尤其適合與體育賽事牽手,依托在這個領域的數年耕耘,海信彩電海外自有品牌率接近100%。”
格力、美的等品牌也不甘落后,在多個國際體育場館競標中勝出,而TCL、美菱、華帝等家電品牌則紛紛牽手有國際影響力的運動員或隊伍,通過體育融入更大的國際市場和更多元的文化。
提升品牌認知度只是第一步,產品能不能真正對上海外消費者的胃口,更為關鍵。
英國空氣濕度較大,消費者對洗衣機烘干功能需求更迫切。為此,海信將當地市場上烘干洗衣機的轉速從常規的1200轉調整為1400轉,從而加快了衣物烘干時間。
海爾對海外用戶需求摸得也很透。在巴基斯坦市場,每逢宰牲節等重要節日,都有大量肉類需要存放,海爾研發出容積達519升的冷柜,最多可容納12頭羊;俄羅斯用戶偏好食材分儲,海爾在當地市場的冰箱擁有獨特的四抽屜設計,并參考當地用戶身材高大、習慣加餐的特點,研發了大容量的2米高冰箱。
小家電出口增長迅猛
02
海外調研機構Statista數據顯示,預計到2025年,小家電在全球范圍的銷售規模將超過2300億美元(將新冠疫情帶來的影響因素考慮在內)。同樣,基于雨果跨境聯合阿里巴巴國際站發布的2021新外貿指數顯示,在旺季采購和海外需求增長的刺激下,家電行業實收交易額大幅增長210%。從成交和詢盤數據趨勢上看,健康類小家電產品和居家類的廚房小家電、個護小家電產品出口增長迅猛。

受生活習慣和文化習俗的影響,不同地區消費者對不同小家電的偏好程度不同:在歐洲地區,咖啡機&咖啡豆研磨機這類產品的市場規模要大于其他像電飯煲、電烤架等產品;而在亞太地區,獨立式灶具和電飯煲等產品是小家電市場的“扛把子”角色,因此,賣家在選品時可結合當地風土人情多做考慮。

小家電出口的風險與挑戰
03
根據企查查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共新增15萬家小家電相關企業。除了賽道逐漸擁擠之外,對部分沒有自主研發能力的中小賣家而言,在產品迭代速度快,要抓住爆款機會是極具挑戰性的。同時,上游小家電原材料供應商成本上漲,也會影響中下游參與者盈利能力。
根據數據顯示,2021年春節過后,涉及家電的上游主要原材料成本激增。其中,銅漲了38%,塑料漲了35%,鋁漲了37%,鐵漲了30%,玻璃漲了30%,鋅合金漲了48%,不銹鋼也暴漲了45%。原材料成本上漲反饋到終端,將使研發能力不夠的賣家和品牌的盈利空間進一步被擠壓。
需要特別提醒的是,海外各市場對小家電的準入規則不一。小家電作為家電類目下的子版塊,在各個市場、各個平臺都有不同的準入門檻和需求,需要進入市場就需要進行產品檢測和認證,在這期間產生的費用也將拔高銷售成本,無形中增大了賣家的銷售壓力。
海外開拓直面挑
04
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數據顯示,今年1-3月家電重點出口市場呈上升狀態,在80%的市場保持增長,在近50個國家出口規模更是翻了一番。尤其在歐洲和北美洲,出口額較去年同期分別增長了72.7%和114.3%。
中國家電品牌在世界市場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不過,面對全球供應鏈波動帶來的原材料飛漲、智能芯片匱乏導致的供應危機、部分國家設置貿易壁壘帶來的產業轉移,開拓海外市場仍面臨諸多挑戰,海外自主品牌建設是破題的關鍵。
“當下世界家電市場的競爭還是品牌的競爭。”談及中國家電未來的海外發展,周南說,“一方面,中國企業要抓住疫情帶來的出口增長窗口期,加快海外自主品牌建設;另一方面,也要創新營銷模式,相比成本高、環節多的傳統外貿模式,跨境電商為中國家電品牌出海提供了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的新渠道。未來隨著海外家電消費進一步向線上轉移,更多功能豐富、性價比優勢突出的中國家電產品有望享受到渠道紅利,加速開拓海外市場。”
新加坡新躍社科大學市場學副教授關沖則認為,家電企業應該持續加大自有品牌投入力度,關注消費者個性化需求,將品牌理念與更優質的生活相結合。
智能化撬動高端市場
05
憑借強大的供應鏈優勢,中國家電品牌能迅速在生產制造領域布局全球。但在歐美市場,當地品牌尚有較高用戶忠誠度,若要提升中國品牌話語權,必須拿下高端市場。
中國家電品牌具有性價比優勢,但性價比不是低端和低質的代名詞。”新加坡新躍社科大學市場學副教授關沖表示。
“高端化道路有兩條路徑,一是通過設計、節能、結構性方面的突破引領產品發展趨勢,提高品牌附加值;二是技術創新,比如智能化變革提升產品的技術附加值。”周南說,“后者為中國品牌打開高端市場提供了新賽道和彎道超車的機會,在數字化、智能化市場,國產品牌起步時間和國際著名品牌幾乎同步,甚至還有一定優勢。”
“近年全球家庭對智能家電的關注越來越多,但該市場未出現明顯的領軍品牌,這對中國家電企業布局海外市場是一個契機。”關沖表示。
放眼全球,中國家電行業正以更廣闊的格局,在核心技術和智能化轉型上奮力創新。
來源:中國信保廣東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