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當下,不少公司都縮減預算,準備過冬。業之峰裝飾集團卻大手筆與分眾傳媒簽訂“億元合作”,推行“類壟斷·飽和性攻擊”,其背后的邏輯是什么?
傳統意義上,電梯廣告都以快消品為主,大多是高頻、復購率高的品類,而家裝卻是低頻、復購率低的品類,分眾能給業之峰帶來什么樣的價值?
8月25日,業之峰裝飾集團董事長張鈞(鈞哥)、分眾傳媒董事長江南春、全國工商聯家具裝飾業商會副秘書長謝鑫,以及騰訊家居&優居新媒體總編輯張永志四位大咖齊聚,就“業之峰超級廣告營銷背后的邏輯”進行深挖,探索裝企如何構建品牌護城河,從而實現品牌突圍。

飽和性攻擊 建立品牌護城河
張鈞表示,業之峰之所以敢于逆勢重度投入,與分眾傳媒開展“億元合作”,主要是基于3點思考。
首先,家裝行業“大行業,小企業”特點明顯,業之峰在北京市場遙遙領先,但也只有不到5%的市場占有率,整個行業亟需突破瓶頸,實現發展。
其次,家裝行業的規律是“4321”,即40%靠引流導流,30%靠供應鏈,20%靠交付,10%靠科技化、數字化和信息化,所以必須重視引流導流,加大廣告投入。
第三,如今家裝行業已經進入了“老房時代”,客戶分散在各個小區,傳統的很多營銷方式都不靈了,所以必須要注重品牌推廣,建立起品牌勢能,形成品牌資產。
總之,家裝行業在廣告營銷投放上欠賬太多,亟需“補課”,應該建立起“品牌護城河”來,而且要持續不斷地投入,才能構筑起品牌堤壩。
同時,如今客戶的關注點非常碎片化,單一手段、單一渠道都是有問題的,必須進行系統性思考。所以業之峰要打造“類壟斷·飽和性攻擊”,不做則已,做就要做透,要超過廣告投放的平衡點,堅持才能見到效果。
江南春也表示,如今中國已經進入了“存量博弈”時代,供應端過剩,消費者選擇很多。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只有占領消費者心智,讓品牌深入人心,才能獲得成功。
品牌力最大的價值在于建立信任,降低交易成本。交易成本分為“有形成本”和“無形成本”,信任就是最大的“無形成本”。建立品牌力,就能把企業的產品優勢、服務優勢等轉變為消費者心智優勢,讓品牌成為消費者不加思索的“條件反射”。
同時,打造品牌力還要堅持“長期主義”,持續地積累,享受時間的福利,才能從量變到質變,越過拐點,掌握核心價值。
在謝鑫看來,打造品牌力,一個重要的前提就是先把20%的交付做好,真正抓住消費者痛點,為業主做好服務,而這方面業之峰做得非常到位。
其次,企業要有一定的規模,不能“偏安一隅”。嚴格來說,區域性品牌并不叫品牌,只有覆蓋全部市場,鎖定所有目標人群,才能建立起品牌的規模基礎。
第三,要有一定的成長速度。品牌不接受“蝸牛般地挪動”,必須要高速成長,這是品牌發展非常重要的基礎。
正因為如此,所以業之峰是家裝行業少數幾家具備打造品牌力基礎的企業,他們與分眾傳媒的合作才能大獲成功。而對于整個家裝行業來說,現在也已經發展到了一定的階段,必須重視起品牌建設來,不能還是像以前那樣“蜻蜓點水,廣撒芝麻”。
五劍齊發 海陸空立體化營銷
張鈞表示,業之峰的超級廣告營銷策略已經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2021年上半年,業之峰的業績和利潤都比2019年實現了極大的增長,廣告營銷為業績增長提供了強大的驅動力。
業之峰的廣告高頻出現后,首先感動了員工自己,感覺更有底氣了;其次感動了合作伙伴,大店里的空位沒有了,服務更好了;第三也感動了客戶,因為有更好的產品,所以就算價格略有差異也沒有問題了。
同時,廣告投放有遞延性,需要持續積累,不能“打一下就停”,而是要大劑量,打透才有效果,平衡線以下白投,平衡線以上則效果倍增。
所以,今年業之峰已經與分眾傳媒續約,增加了一些投放城市,比如武漢。未來還要不斷加大力度,并且帶著材料商一起“搭車”,共同驅動品牌成長。
江南春也表示,廣告投放需要量變到質變,汽車也是低頻的商品,但在市場低迷的情況下,“BBA”(寶馬、奔馳、奧迪)卻依舊賣得很好,就是因為他們持續地投入,已經占領了消費者心智。
同時,分眾傳媒更像是“空軍”,它需要“地面部隊”的配合,就像業之峰一樣“五劍齊發”,共同收割,從而實現流量的轉化。
張鈞也表示,業之峰要實現諾云、分眾、廣播、電視、傳統市場部“五劍齊發”,為品牌提供充足的動力。其中,傳統市場部地推是“陸軍”,諾云也是“地面部隊”的一種,廣播、電視、分眾則是“空中打擊”,多種手段一起打造“立體攻勢”,未來營銷力度還會繼續加大。
此外,未來業之峰還要提升后系統交付能力,提高客戶滿意度,逐步從“營銷拉動型成長”,轉變為“交付驅動型成長”。張鈞希望把引流導流的40%變成20%,而把交付的30%變成50%,不斷提升客戶滿意度和復購率。
這方面,業之峰要進行幾個布局:一是數字化交付,電子派單、工程交付APP等,一切都要拿數字說話,讓每一個動作標準化、數字化、痕跡化;二是全面覆蓋工地攝像頭,看考勤、看整潔、看工人效率、發現和匯總問題;三是成立大質檢中心,獨立性更強,專業性更強,從而更好地監督。
此外,未來用工形式也要隨之變化,要培養和孵化產業工人,薪酬結構向工人傾斜,給予他們更多的尊重和重視,從而把交付做得更加完美。總之,這是一件“難而正確的事”,業之峰要“為難自己,成就客戶”,努力把行業的坑填上,引領行業走向進步。
在謝鑫看來,家裝行業講究的是厚積薄發,品牌建設也是講究基因的,不能跟風,尤其不能把品牌建設簡單地理解為一種營銷行為。就像業之峰的各類做法,不能進行簡單地模仿和抄襲,否則也容易出現問題。
對于企業來講,只有深度研究市場、研究企業、研究競品,才能找到符合自身狀況的品牌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