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以來,家電行業的外部環境便開始變得艱難。2020年年初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下,全球供應鏈受阻,原材料供給減少進而導致價格飆升,同時全球航運價格拉升,家電行業的成本壓力增大。緊接著的,是國內線下市場受到限制,家電行業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到了2022年,原材料價格出現回落的信號,但年初的俄烏沖突黑天鵝,遏制了原材料價格的跌勢,成本再度拉升。
盡管2023年新冠疫情的直接影響開始消散,但在全球經濟放緩的大背景,家電行業又面臨市場需求不足的難題。從2020年至今,家電市場可謂是跌宕起伏,困難接踵而至。然而,盡管在艱難的外部環境下,家電行業仍舊具有十足的韌性,創造了不少經濟奇跡。
在2020年初,由于線下市場受到新冠疫情的限制而大幅停擺,但直播帶貨、線上購物在中老年人群中進一步普及,線上市場快速擴展,占據了消費市場的半壁江山。而小家電也隨著這個趨勢,成為了“網紅”,在2020年等來了高速增長。2022年,家電行業的艱難則來源于需求難題,在居民對經濟預期的悲觀情緒下,消費者情緒轉變為謹慎,理性消費成為了2022年的主流理念。在此背景下,家電行業卻通過調整產品結構,推廣新興品類以及高端產品,實現了凈利潤的增長。

提質增效
從過去一年來看,盡管家電行業遭遇諸多困難,但在經營過程中卻不缺乏亮點。從整體來看,盡管市場整體需求不足,但今年家電行業的主營業務收入依舊保持增長。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的數據顯示,2022年家電行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75萬億元,同比增長1.1%。
2022年,我國家電業承壓增長,不過值得關注的是利潤總額的增長,2022年家電行業實現利潤總額1418億元,同比增長19.9%。業內人士認為,2022年家電行業具有頗多亮點,其中企業凈利潤的提升尤為突出。近幾年來,隨著家電消費市場飽和增長觸頂,家電行業整體進行產品結構調整,同時不斷挖掘新興家電的增長潛力,高端產品在市場上中的占比提升。
在高端層面,白電三巨頭交出了亮眼的成績,其中海爾智家的卡薩帝在高端市場領跑,在萬元以上冰箱、萬元以上滾筒洗衣機、1.5萬元以上空調市場零售額份額分別達到38.6%、79.4%、31.2%。同時,洗碗機、干衣機、集成灶、洗地機等新興品類經受住沖擊挑戰,持續保持增長,成為拉動家電市場增長的重要引擎。相關報告顯示,2022年上半年,干衣機市場規模同比增長41.1%,集成灶市場規模在2021年增長43.8%的基礎上,同比增長6.5%。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在家電產品端進行升級外,生產端的升級改造也在加速。2020年年初,在遭遇疫情的背景下,長虹“5G+互聯網”生產線下線,為后續生產的恢復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中國家電產業進一步向數字化、智能化邁進。
搶灘新賽道
在過去幾年中,雖然家電行業迎來的困難很多,但涌現的機遇同樣不少。當下,數智化浪潮席卷全球,家電產品的功能正在不斷地升級,家電市場新經營模式的雛形已經出現。其中智能家居為家電行業帶來的機遇不容小覷。在家電智能化時代中,家電產品以套系的模式進入家庭中,家電行業的經營模式將轉變為場景化服務。
其中已經更名的海爾智家走在場景化智能家居的潮頭中,當下,三翼鳥全屋智慧全場景、美的發布主動智能戰略并以“人感科技”加速智家市場化落地、海信開拓智慧生態圈、華為發全場景新品,A.O.史密斯加碼高端智慧家居,京東方布局物聯網等,已經宣告智能化、場景化的全新家電時代正在到來。
除了積極入局智能家電以及智能家居領域之外,近年來,家電企業的跨界動作同樣不少,其中醫療和造車領域是家電企業未來競逐的賽場。在醫療領域,家電企業根據自身的產業優勢,向醫療器械領域進軍,目前已經孵化出了中科美菱這樣的上市公司。
而在造車領域,家電業在整車生產和造車供應鏈中同步發力,其中創維聯手開沃集團,推出創維汽車品牌,格力入主新能源客車企業銀隆,小米則在積極籌備新能源汽車,并預計在明年正式發布。而海信、美的、海爾等企業則通過汽車零部件切入造車市場。美的借助威靈電機進入新能源車部件領域,海爾借卡奧斯平臺與上汽集團和奇瑞集團合作,海信集團與蔚來汽車簽署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