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電圈一篇《讓鄉鎮經銷商轉型,很傻很天真》一文刊出后,引起圈內的熱議。特別是對那些奮斗在鄉鎮一現市場的經銷商朋友看后,覺得很委屈。他們認為,“我們雖然很小,但在家電市場進一步向鄉鎮深化中,我們承擔著大量的基礎性工作。這樣的評價,對我們鄉鎮經銷商很不公呀!”
對這篇文章,我認為作者是寫給廠家業務人員看的,是在提醒廠家業務人員不要對鄉鎮市場大撒手,絕不是有意傷害鄉鎮經銷商。但在客觀上這篇文章確實是對鄉鎮經銷商不利,希望鄉鎮經銷商也能夠理解。
其實,筆者對文中的觀點絕大多數是認可、贊同的,但也有一些異議和不同觀點。筆者現將把這些觀點羅列出來,一方面是幫助大家對鄉鎮經銷商有一個客觀的認識,另一方面也算是拋磚引玉吧。
夫妻店是基石
說到鄉鎮夫妻店,很多人將其歸結于貶義。其實,在我看來鄉鎮市場是離不開夫妻店的。原因很簡單,現在很多的村鎮市場才開始起步,就消費能力而言非常有限,根本就不支持像縣城那樣鋪設專賣店,旗艦店之類的更是想都別想。
此外,廠家或代理商對鄉鎮門店的投入有限,以鄉鎮經銷商自己的能力又不可能有資源投入。因而,鄉鎮經銷商的門店不僅門面、裝修、展柜、售后、廣告牌等基礎設施十分簡陋,也雇傭不起專職的業務人員,包括促銷員、導購員以及售后安裝服務人員。
在此背景下,鄉鎮經銷商是生存在一個極為困難的環境之中。沒有好的經營條件,也不可能花大價錢雇傭業務人員。因此,夫妻就只能自己來干。既當業務員進貨、導購員促銷、送貨員上門、售后員安裝維修。否則,這樣的店就很難開的起來。
但不要小看了這些夫妻店,這是這種店的存在,才能把現在的家用電器輻射到一個個農村人家里。在沿海發達區域,夫妻店最終會成為專賣店,甚至是批發代理商。在網購漸趨普及的現在,夫妻店甚至還可以充當電商落地的終端。
牟利就是根本
說到鄉鎮經銷商賣家電僅僅是為了牟利,那么哪一級經銷商不是這樣呢?謀取正當利益是經商的根本,賣家電也不例外。只要是通過依法經營,不管事是短期行為還是長期策略,都是可以接受的。
畢竟鄉鎮家電商身處的環境艱難,打拼需要時間、知識和經驗的積累。短期內為了生存,一些鄉鎮家電商可能會有短視的行為,但是通過長期的行業積累,他有了行業經驗,掌握了行業資源,自然會從長遠去考慮。只不過在這種過程需要時間,需要內業的寬容和理解。
如果再說扎實一點,鄉鎮經銷商連生存問題都解決不了,何談長遠發展或者是傳承后代,那肯定是干了今天沒明天。沿海發達區域的家電經銷商,很多年前的處境就跟現在大多數鄉鎮經銷商一樣,現在不是也成了大老板、小老板了嗎?不是也有一些子承父業的嗎?
從夫妻店的角度來說,是在最大限度的節省成本和資源,等到他們有了積累或者成長壯大,自然會從夫妻店轉變為規范的專賣店。
幫助提升技能
對于國內絕大多數鄉鎮市場而言,目前正處于一個發展的初期。應該意識到。中國的地緣遼闊、幅員廣大,鄉鎮之間的差別也是非常之大。沿海的鄉鎮市場絕不比中西部縣級市場差。特別是中西部區域,鄉鎮市場還處于萌芽狀態,只能是隨著經濟條件的改善而發展。
問題在于,一方面城鎮化進程加快,農村市場的購買潛力逐漸在釋放,是目前難得的增量市場;另一方面在電子商務迅速普及的今天,加速了農村鄉鎮市場的經營模式的改變。二者的共同刺激作用,使得今天的農村市場潛力無限。不論是具有前瞻性的廠家還是代理商,農村鄉鎮家電商都是稀缺資源,值得廠商進一步去挖掘和培養。
只有廠家、代理商能夠幫助經銷商走上良性循環,他們才會打消短期行為的想法,才敢于在有了一定積累后再投入資源。可見,解決鄉鎮經銷商的短期行為,根本還在于讓他們能看到未來和希望。
不論是廠家也好,代理商也罷,現在投入一定的資源去扶持一些鄉鎮經銷商,幫助他們區轉型升級。一旦農村市場迎來爆發期,那就可以搶占絕對的市場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