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又到了秋冬時節,當氣溫下降,北方供暖,南方開暖空調后,室內空氣濕度也逐漸降低。
掃一眼辦公室,你會發現好多人的辦公桌上放了一臺“小噴壺”,白色水霧從噴壺中冒出來,這就是冬季最不可或缺的小家電之一——加濕器。

中國市場上談及加濕器,最早要追溯到上世紀90年代。當時,中國加濕器之父何魯敏在思考未來中國老百姓需要哪些家電這個問題,他將目光鎖定在空氣科技領域,并從加濕器入手:“受北方干燥空氣影響,大多數人有鼻炎等慢性疾病,加濕器可以增加空氣濕度,緩解此類癥狀。而且,如果想要深入空氣科技領域,加濕器是一個門檻比較低的品類。”
于是,1990年,北京亞都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中國第一款加濕器,作為一種創造出來的需求進軍市場。然而由于中國社會物資緊缺,對空氣健康概念薄弱,很少有中國人會購買加濕器,購買者大都是各大使館的外國人。
經過近30年的發展和普及,加濕器從一件無人問津的家電產品變成了“辦公室必需品”。小熊、美的、德爾瑪等品牌逐漸占領亞都原有的市場份額,決策狗數據顯示,2018年加濕器的總銷售額為10.65億,年同比增長率為30.17%。
那么,加濕器是如何從“創造需求”變成辦公室必需品的呢?
這幾年隨著應用場景的細分,加濕器在外觀和功能上也有了很大的改變。早期的加濕器通常體積比較大,且外觀比較笨拙,注重其功能性,使用空間以居家為主。當加濕器的應用場景從家搬到辦公室、汽車內等環境中時,加濕器的體積也隨之減小,外觀更多變,以女性喜愛的可愛造型為主。
小家電品牌小熊早在2014年就注意到辦公室場景下的加濕器,從而得到更多市場份額:“消費者對辦公室加濕器的需求的上升趨勢是非常明顯的,我們可以看到在購買加濕器的人群中,公司職員的占比是最高的。購買加濕器的主要消費群體還是以女性白領為主,年齡在18-29歲居多。”
相比小熊,美的對辦公室這個細分場景的反應比較遲緩:“2017年,美的加濕器企劃部和用戶研究員外出到用戶家中訪談時發現很多用戶在辦公室里也會使用加濕器。”
加濕器的需求還跟人體自身對周遭環境的感受有關。一般室內濕度達到45%-65%,溫度在20-25攝氏度時,人的身體和思維皆處以好的狀態,對工作有理想效果。如果你處在長期開空調或開暖氣的辦公室內,濕度通常只有30%左右,不僅皮膚會變得非常干燥,甚至出現咽痛、鼻炎等癥狀。所以,夏天和冬天這兩個季節,白領們對加濕器的需求會變大。
在北京工作的陳穎因天氣轉變感冒,朋友建議下她在辦公桌上添置一臺帶有除菌功能的加濕器:“北京空氣實在是太干燥了,不開加濕器的話我喉嚨痛得受不了,個人覺得加濕器還是挺管用的,開了之后我周圍的空氣更清爽一些,希望能讓我的身體趕緊好起來。”

每天對著電腦制圖的包包最近在網上購物一款自帶香薰功能的加濕器,粉色外觀小巧可愛,噴出水霧的時候還有淡淡的花香,深受她的喜愛:“70元的價格我也不奢求它加濕功能有多好,主要被顏值征服了,放在辦公桌上還是個好看的擺設。因為我平常工作就是對著電腦,一個人畫畫比較孤獨,電腦旁放個加濕器也算一種陪伴。”

美的經過用戶調研,大致得出以下幾個辦公室加濕器的產品特征:“辦公室里女性使用加濕器居多,因為女性比較愛護膚,且大多數加濕器顏值高、造型美觀可愛,職場人士工作累的時候也可以把玩一下,放松心情。辦公室加濕器不需要太復雜的功能,使用以便捷為主,價格也比家用加濕器要便宜,大概在100元左右。”
除了提高空氣濕度、外觀美、功能多且價格實惠之外,加濕器的流行跟白領們對空氣質量意識的提高有很大的關系。辦公室空間相對密閉,空氣流通只能依靠新風系統和空調的運作,不能保證室內擁有一個恒定且適宜的濕度。
白領們待在室內的時間比室外久,更需要關注室內空氣質量,所以對空氣質量的關注已不僅僅集中在PM2.5上,而是開始關注更為健康舒適的呼吸環境。
為了保證室內空氣質量,消費者吳敏特地在網上購買了一個帶有加濕功能的空氣凈化器,至少確保辦公桌一米以內的空氣是舒適的。然而,有時候人們很難判斷使用加濕器或者帶加濕功能的空氣凈化器是否真的有顯著效果,很大程度上是一種心理上的安慰。

當問到如何挑選加濕器時,小熊品牌相關負責人強調:“加濕器沒有好與壞之分,如果非要說的話,容量和靜音是兩大重要指標。要注意的是,不占地方跟容量小是不一樣的概念,因為不占地方也可能是大容量的加濕器。”
從電商銷售情況看,靜音加濕器確實是辦公室加濕器中較為受歡迎的產品,尤其是在比較安靜的辦公場景,消費者對靜音的需求比較大。2018年12月,靜音加濕器的總銷售額為95486.58萬,年同比增長率為32.52%,當月銷售額占整個加濕器市場的88.62%。
小熊和美的的加濕器更新迭代的頻率基本是1-2年一次,主要專注于功能上的迭代,目前大多數消費者比較在意加濕器“除菌”和“上加水”兩大功能。“除菌”功能更傾向于對空氣環境要求比較高的母嬰群體。“上加水”則是辦公室場景下加濕器的一個功能進階。
在這之前,大部分加濕器加水時需要把水箱拿起來,倒過來在水箱底部注水,再蓋上蓋子。這個過程非常繁瑣,而且加水過程中容易把水灑出來,水箱里面也不好清潔。當注水口設計在水箱上方后,加水方式從底部變成“上加水”,操作便捷,且便于清洗,更適合辦公室人士操作。

當加濕器變成秋冬剛需之后,很多人在選擇和操作上會有許多疑慮。
在編輯部辦公室里,也有部分同事把MUJI超聲波香薰機當做加濕器使用。MUJI品牌負責人Able表示MUJI超聲波香薰機雖然也會噴出水霧,但這不能起到給空氣加濕的作用,MUJI另有專門的加濕器產品。

MUJI超聲波香薰機

在使用加濕器時,大家也遇到各種問題,并表示加濕器不是解決空氣濕度的萬能藥,使用不當也會帶來很多隱患。
來自北京的消費者Tanya在使用過程中發現北京水質偏硬,長期使用加濕器,桌面上會出現一層“白粉”。這是自來水中含有的礦物質經加濕器霧化后的產物,一旦進入肺部,嚴重者會出現肺部炎癥。針對這個情況,市面上已經出現了多效凈水濾芯和陰離子抑菌水箱的加濕器,過濾硬水中的雜質,使得噴出來的水霧比較干凈,減少對身體的傷害。
在冬季密封的室內,24小時不間斷使用加濕器,造成相對濕度過高,當達到65%時,各種細菌、霉菌、寄生蟲就開始瘋狂生長,人很容易患上呼吸道感染、過敏癥、氣喘病等一系列疾病。為了防止室內濕度過高,現在的加濕器基本上都有恒濕功能,可以將濕度控制在45%-65%。
經過近30年的發展,加濕器的使用場景變得更加細分,臥室、客廳、大型辦公室、小型辦公桌、汽車內等不同場景有相應功能和大小的加濕器,甚至有便攜款。如今,為了順應家居智能化趨勢,加濕器也在走智能化路線,不僅能連接手機進行遠程操控,還針對不同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推出母嬰、香薰、抑菌、靜音等定制模式,辦公桌那1平米的幸福感恐怕也不只是空氣濕潤那么簡單了。